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圣朝郊祀此初行,肃戒精禋古有名。


三日同斋风味淡,连霄对雪谷神清。


袁公户闭眠应稳,程子门高梦未成。

十载相逢一辴然,德星遥报聚群贤。


谁愁白发三千丈,自信浮槎八月天。


诗到豪来轻纵手,酒从乐处浪呼拳。

发白颜酡气浩然,诗才可并古名贤。


各家机轴千章锦,万顷波涛一色天。


桃李无言终寂寂,女萝关我独拳拳。

摆脱尘嚣独洒然,风流儒雅总称贤。


冰壶今古深涵海,月胁云霞巧夺天。


秋漾水肥鱼带子,春催山暖蕨开拳。

贤达从来骨格臞,寒潭秋月莹无私。


久知文癖成消渴,更觉书淫惯卷疲。


诗酒共拼今夜兴,笑谈翻作别时思。

秋括山容尽瘦臞,马蹄南去快恩私。


身离魏阙常回首,心恋庭帏不觉疲。


家庆何如归去好,雅情无奈别来思。

鼓楼冈下路高低,处处萝墙映竹畦。


记得清凉留宿夜,香灯贝叶雨窗西。

鸡笼山阁旧居停,曲槛回廊几度经。


最是城阴秋望好,覆舟遥接蒋山青。

紫藤峰下麓公房,松户阴阴岭月凉。


若到都门宜晓骑,姚坊廿里稻花香。

款段桥边路欲歧,龙潭驿口日将西。


挥鞭遥指山如伞,一路江帆乱马蹄。

白云山前白云客,竹篱花径蓬蒿宅。


前身当是骑羊仙,今作经生长挟册。


土木形骸四十强,青衿两袖何郎当。

闻君罗有雀,知我食无鱼。


且看头上点,不用腹中书。

旧圃新堤十亩馀,柴扉应拟草玄居。


开尊日满贤人酒,投辖时来长者车。


三径已闻夸蒋诩,五湖何必泛陶朱。

海屋筹添喜及辰,江花江柳正鲜新。


携来度索千年实,赢得蓬莱九斛尘。


环赐共瞻名岳伯,尊开长对老同人。

年来习静欲韬真,却笑婆娑两鬓新。


齿及但知常爱日,生还谁谓不逢辰。


休从镜里怜衰态,且向尊前数旧人。

萧萧短径雨斑斑,何事投珠满竹关。


雌甲自怜同犬马,馀年只合付溪山。


惊看苜蓿惭分饷,欲办茅柴共破颜。

相逢须放好怀开,已拟花前共举杯。


束带又从尘里去,却邀明月待君来。

蜗居徒四壁,四壁复难存。


夜宿玄冥驾,朝翻白帝盆。


龙吟当户牖,蛙鼓近堂门。

青灯照案犹前夕,病眼看朱顿成碧。
风尘浩荡愁如海,如此年华尚为客。


今日何日心神开,喜有新诗佐欢伯。

风尘隔绝几星周,一笑相逢百虑休。


浮世荣华云过雨,男儿意气鹗横秋。


卞和抱璞终成宝,李广驰声不在侯。

筑堤不拟长安沙,鸣鼓已放西曹衙。


夜游泾南鹤城北,随处幅巾宜看花。


花林高下映丛冢,池台旧属淇水家。

五日度两闸,得水如得珠。


蠖行不数里,已复困泥涂。


升高望留城,忽得上沽鱼。

流水湾头竹半欹,夕阳山外鹤归迟。


幽亭独坐无穷意,只恐钟期亦未知。

空江一棹倚层冰,颇觉胸中万应轻。


阮籍不为穷路哭,冯夷近报水仙成。


清宵梦与群龙伍,彩笔诗将八柱营。

有冰刚欲道无冰,此意于人亦未轻。


长策正因忙里误,好诗翻为坐来成。


修蛇已想鳞薶壑,顾兔行看魄载营。

扰扰蚊䖟倦扑缘,欲将朝槿待椿年。


清江白石风尘外,凤阁龙楼日月边。


騕袅名驹争骏捷,修罗天女漫雄妍。

浮世纷纷未有涯,著朱骑马遍京华。


相逢尽访君平肆,归去谁同博望槎。


林下晚风催试葛,雨前新火待烹茶。

春风忽来花满树,海棠最多绕栏吐。


客愁才动不复安,两脚春泥踏春雨。


高枝背面辞晓喧,低枝湿透挥未干。

赢得工夫卧看山,山中地步较来宽。


苛留一段乾坤在,耐过几番风雨寒。


吟思正浓频扫石,醉眸未豁且观澜。

抱琴时作醉翁吟,吟罢霞觞对月斟。


客有可人期不至,相思隔断暮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