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冀北风沙古道,江南云日初昏。


边徼扫清雠敌,海岳讴歌凤麟。

肃政堂前别酒,顺承门外初程。


故乡隐隐万里,华发萧萧数茎。

台前月出坐处,枕上鸡鸣起时。


时常料理公牍,闲亦吟哦小诗。

送君西还酌君酒,更出都门折杨柳。


怜君自是同乡人,上马欲别愁回首。


风帆五月上瞿塘,却望石泉如故乡。

昨夜南关对月时,客心如水向南驰。


京城此去犹千里,岁晏还家未有期。

我本山林麋鹿姿,多君点染出清奇。


不知老去愁多少,但觉秋霜满鬓丝。

庆都山人齐伯高,袖有五色之仙毫。


李白楼前忽相遇,便呼银瓮出蒲萄。

旷子南园清夜游,忆曾放棹过中洲。


花间吹笛啼青凤,竹底烧灯走翠虬。


一月醉来浑不醒,十年老去谩多忧。

龙湾桥上秋初月,珠浦亭前日暮云。


把酒曾从终夕醉,寄书定约几时闻。


乌台节带冰霜操,蚕国诗成锦绣文。

二月金陵相见时,小东门外柳丝丝。


登楼尚想题诗处,对酒空怀送别期。


官市马嘶红日上,宫门莺啭绿阴移。

马上梅曾赋,林边酒记赊。


乾坤新帝业,山野旧人家。


自昔馀篇翰,经年五岁华。

红烛青樽不作疑,相逢相别更相期。


专城小试栽花手,曾咏江门一老诗。

半生共饮西江水,草木由来臭味同。


交臂便同鸿燕社,论心不隔马牛风。


君方鸣佩趋双阙,我自烧车延五穷。

诏书夜下日华门,辇路争看使者轩。


烽火三边尚勍敌,烟尘万里欠公言。


不须目睫忧多垒,好吐胸怀悟至尊。

温纯如玉绝纤瑕,惊坐何人指孟嘉。


策马殿军劳不伐,舍鱼取义理无差。


读碑襄水真为谷,守垒房陵忍顾家。

半晴半雨半清和,绣柱青帘忽我过。


渺渺乾坤身作客,茫茫今古口悬河。


张翰门外飞花净,范老祠前芳草多。

听雪听风过半春,江南杨柳尚含颦。


一枝折赠仙郎去,好做调和玉烛人。

沿檄回京喜可知,青云毋谓著鞭迟。


供为臣职乃常事,简在帝心惟所司。


宗庙岂遗瑚琏器,羽仪当会凤凰池。

我尝军中行,从知军中乐。
高牙大纛启征途,风云随护中军幕。


千乘万骑指顾间,环而居之乃城郭。

西溪柳,自是风流树,受用春风好媚妩。
长条折尽还复生,如何免得人来去?


千树万树接邮亭,到官五见杨柳青。
百年行路有离别,三月飞花惟送迎。

险阻蛟龙又则那,只缘有路接天河。


少年谩动乘桴兴,中道俄闻曳杖歌。


司马壮游空岁月,杜陵归梦隔山河。

阙下情偏已绝稀,天涯身远复相依。


庭花每对从容落,夜烛多同笑语归。


君子是行应柏署,鄙人何望即柴扉。

鸿鸣一何哀,客心一何苦。


昨发濲溪滨,今宿桐江浒。


平沙翻惊飙,崩崖荡零雨。

愁目不可极,怅望心魂惊。


仳离足感叹,况乎骨肉情。


愁多无定绪,路远难计程。

林丘渺何许,远在鳌峰麓。


参差多岩峦,蒙笼匝花竹。


遗踪追考槃,高吟动淇澳。

我行值炎暑,倏忽还徂秋。


眷言念同气,惄然生百忧。


驰晖不可驻,逝水无停流。

燕山日落悲风起,百尺高台留故址。


满地狐踪丘陇间,千金马骨荆榛里。


至今行客说燕昭,爱士高风久寂寥。

羲轮转南陆,天气何郁蒸。


驾言出江泛,婉娈辞良朋。


握手长太息,涕下同沾膺。

北望幽燕欲断魂,留连未忍别家园。


直须三径秋光老,开尽黄花始出门。

瓠落甘南郭,飘零又北征。


愁心悲远道,短发恋微名。


别苦嫌情重,时危幸橐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