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拥马欢呼夹道迎,诏书洛社起耆英。


史筵载笔联翁季,政路题名接弟兄。


新政期公皆一律,故交惟我得忘情。

冲暑相迎慰寂寥,忍寒为别助萧条。


笑谈但喜频挥麈,梦想何尝到续貂。


已办犁锄供老圃,尚乘轺传托公朝。

每向招贤看典刑,中间人物似零丁。


只因朋党排诸老,无复纷纶任五经。


一节何如归帝所,赐环元不为郎星。

朝汉台前载酒频,出郊芳草送征轮。
何因得借循良吏,此去应为献纳臣。
花鸟长安晴自媚,衣冠魏阙气偏新。
芜城北望蓟丘台,木叶初飞朔气催。
一片离心秋雁起,万家明月楚天来。
山公启事辟功曹,云里西京剑佩高。
莫忆故人消渴日,秋风吹送广陵涛。
天上葳蕤五凤楼,含香朝入拜宸旒。
金茎高擢仙人掌,露色还如汉阙秋。
河阳花亦似江门,家近潘安洛水园。
一自仙郎归起草,遂令星斗满中原。
赐环恩已出龙楼,宣室今蒙汉主求。
世有玉堂新制作,才称兰省旧风流。
露华望入金茎晓,凉色行逢碣石秋。
君家如河出昆仑,横贯中国浮乾坤。
鼎彝勋绩烂星斗,编简文字垂瑶琨。
到海喧豗势愈壮,约束蛟蜃驱鼍鼋。
持竿野叟踏帝腹,太史占星惊变色。
白衣山人侍黄衣,军中指点相叹息。
云龙契遇固畴曩,千载一合非人力。
山岳自高百谷下,向来无物使之者。
骅骝合奉鸾和车,岂与黔蹄同一驾。
英奇绝代难小了,泥滓投之辄悲咤。
诏书挥翰日边来,蜀有巨儒星杓魁。
胸中深博布河汉,舌底霹雳降霆雷。
先天溯流得绝派,大物不敢藏胚胎。
庭前梧叶西风起,三峡秋光净如洗。
仙帆一舸此入觐,灵鼍击鼓冯夷喜。
七闽山水天下奇,摧秀搴英瑞斯世。
宋十一叶圣天子,有臣伊皋佐其理。
鏖兵孽雏褫天戮,手把降幡屡摇尾。
周宣功大心愈小,盈而持之甚持水。
瞿塘六月浪,如马亦安流。
舟楫鱼龙喜,藜蒿虎豹忧。
低回嗟薄宦,慷慨动商讴。
嵩岱国之镇,凤麟天所生。
有人占宝气,无耳著修名。
斯道自神圣,尔曹聊重轻。
累岁徵贤诏,于今始一来。
已令人意满,更着驿书催。
白璧有成价,蛾眉无巧媒。
梦草池边一笑同,冥冥云迹羡飞鸿。
青山不属红莲客,黄菊羞簪白发翁。
直使淮南叛谋寝,未妨冀北马群空。
阴崖结屋全家隐,世路风波任险艰。
白首嗟予三黜惯,青山羡子十年闲。
时危莫忘频攀槛,主圣何妨数犯颜。
不用移文托北山,须公一出济时艰。
飞凫自欲朝天阙,老骥终思入帝闲。
直使奸谀俱落胆,要令凋瘵变驩颜。
绿绨珍检九天来,绶笥腾装拂簿埃。
铃阁饯歌鹍瑟怨,璧田仙里驷门开。
厨书久汗南山竹,征袂浓薰北使梅。
中和报政二年间,五马朝天不可攀。
南国愿留申伯住,东山催起谢公还。
银钩铁画辉棠荫,玉鉴冰壶照笋斑。
擿奸方喜俗无哗,一札飞来墨敕斜。
职业已升金掌贵,吏民空拥彩旗遮。
绛车趣召二千石,舆颂欢传十万家。
世道今如许,先生亦肯来。
一番新诏命,只是旧山台。
心事云间鹤,诗情雪后梅。
昨夜城头望牛斗。
金气横空作龙吼。
朝天尺一鹤飞书,尊前夺我龙头友。
盛名之下最难居,一节清忠自有馀。
竖铁脊梁须我辈,横金腰带听伊渠。
和戎自古迷当局,善类何时可得舆。
三载天庭出一魁,一魁岂是利名媒。
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
胪唱若为调众论,囊封正要看人才。
一朝三命下金銮,独有先生出处难。
学术颜曾千载上,行藏吕范二公间。
莫言一木难支厦,须向中流力障澜。
更化仅如许,和戎觉又非。
边陲风色恶,人物晓星稀。
国事迷当局,时贤赴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