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出郊聊旷目,小艇受樵风。


烟柳浅深绿,水花颠倒红。


秋光无远近,晚兴信西东。

断桥隤岸数家村,雨少晴多减涨痕。


雪白鹅儿绿杨柳,日高犹自掩柴门。

日影穿云亦未浓,夜来疏雨洗清空。


村前村后东风满,略数桃花一万重。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
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


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

东越秋城夜,西人白发年。


寒城警刁斗,孤愤抱龙泉。


凤辇栖岐下,鲸波斗洛川。

列藩遏戎乱,驻钺实此州。


如何杀大将,王师自相仇。


我来乱始定,城郭气尚愁。

秦望画中山,若耶镜中水。


十家九浣纱,为取苎萝女。

日染波光红洒洒,风摇影里碧鳞鳞。


神灵来去初无迹,多少江头求福人。

贝阙珠宫不可寻,时因风雨听清吟。


叶公好画真龙出,却恨今无好画心。

万霰干霆霹雳飞,潜藏神用济烝黎。


何须箫鼓祈膏泽,肯为乡人有所私。

五山秀峙若飞腾,下有澄潭百丈清。


不用燃犀窥秘怪,从来神理恶分明。

风雨潇潇云气浮,五龙归觐到灵湫。


星霜换易江山在,尚忆当年水际游。

朝登清泠台,夜宿无诸郭。


羌笛何处来,梅花梦中落。


悲凉关月寒,凄断秋山薄。

郡楼寒夜响悲笳,梦里还乡路益赊。


莫道故人消息近,越王潭水即长沙。

矶头日浣纱,春波泻明玉。


指点苎罗村,侬家在山麓。

暑滋衣袖苦逢迎,濡滞连旬梦亦惊。


奔走泥涂谁送死,浮沉光景自怜生。


鸦穿晚照栖公馆,龙挟晴云入子城。

晚步初月高,忘却子城闭。


客楼枕新荷,几夜香袭袂。


羸骸奔走倦,不拟尚凝滞。

旧泊横桥花覆船,酒灯人语隔湖烟,红箫肠断十年前。


经醉溪山如此夜,后逢花月奈何天,漫吟秋扇黯悽涟。

听水听歌醉梦间,秋衣零露夜忘还,拍浮人与白鸥闲。


馀兴好探花里市,旧情不断枕边山,半篷风色过梅湾。

夜午看山旧寺楼,别来岩桂五经秋,好花凉月醉扶头。


一水又平桥畔路,几人曾预镜中游,山阳残笛更吹愁。

烟夕凉波起白蘋,蔫红落粉尽歌尘,依稀山黛可怜颦。


一舸谁寻虾菜路,千丝空羡鲙残鳞,无多秋事属闲人。

花艳连桡度镜光,满湖丝管水飞香,月明何恨预兴亡。


莫揽清歌悲小海,更催秋梦落横塘,波空塔影自凄凉。

溪上曾闻渡越兵,乱流犹似怒蛙鸣,蒲风杉雨战秋声。


梧梦只今空故苑,菱歌依旧绕离城,长桥人散月孤明。

吴王台对越王城,岁岁春风燕麦生。


一片范家湖上月,照人心事独分明。

策策虚楼竹隔明,悲来辗转向谁倾。
天寒胡雁出万里,月落越鸡啼四更。
为底朱颜成老色,看人青史上新名。
七盘坡上青烟浓,黎峨落日明千松。
女墙欹仄异中土,蜿折一线随山踪。
行人散策郭门顶,秋声瑟飒愁吴侬。
六出飘来万户粘,越王台上舞纤纤。
粉痕冷浸鸳鸯瓦,玉屑晴穿翡翠帘。
到处楼台堆白璧,几时村店辨青帘。
惆怅莺花梦里过,沧桑不改旧山河。
乾坤满眼风涛阔,湖海惊心浪迹多。
千里白云凄远目,九秋零露冷烟波。
自觉迂慵忝昔贤,诸公无补负勤惓。
梅花路上占春信,柏叶樽前送剩年。
万里不须愁白发,千秋端为惜青编。
茫茫薄霭横如雨。
高低夕照穿芳树。
红蓼映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