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


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

老矣渠怜我,超然我爱渠。


论诗春雨夜,解手藕花初。


梦只江湖去,情知伎俩疏。

冯翊端谁可,丘迟肯去么。


茧丝臣敢后,饥馑帝云何。


身达当难免,能称未要多。

主人新得黄金斗,好客尊前为余寿。
招摇揭柄转春星,沆薤腾波挹仙酒。


天涯今夕岁云徂,痛饮狂歌夜良久。

石湖花月浮春空,忆共仙人同短篷。


三更半醉吹笛去,棹入湿银天镜中。


鹤鸣唤归斗未没,却步扶疏花底月。

岁云暮矣风萧萧,木叶脱落惟空条。


云浓雨细白日短,惨惨不辨昏与朝。


雨中行人足斛觫,去与公家制戎服。

江城积阴愁玄冬,千家万家云水中。


乌啼黄昏雁叫夜,鼓角惨澹愁悲风。


青灯无光掩关坐,饥鼠相衔啼过我。

柳黄未结。
放嫩晴消尽,断桥残雪。
隔水人家,浑是花阴,曾醉好春时节。

江翁多感概,饮散来直庐。


题踪有旧友,连蹇常与渠。


昨归天禄下,念昔悲有馀。

小臣无状挂丹书,还著青袍两载馀。


物色依然如碧鹳,阶衔久矣削绯鱼。

野衲云云祝圣躬,亦拈拂子演宗风。


恨渠僻陋无闻见,不识光公与杲公。

约己隆亲礼不同,钧天无宴锡臣工。


太皇勋德侔高帝,陛下谦恭似孝宗。

闻说都人竞出嬉,御街箫鼓倍年时。


相公入奏天颜喜,半夜扬州送捷旗。

门庑无人殿未开,白头散吏久徘徊。


年年岁岁千秋节,长占群官第一来。

老作黄冠返旧山,尚支驿料破衙官。


孤臣毫发皆君赐,独坐风廊不觉寒。

如闻攻老拙,颇似斫虚空。


众口嘲投阁,新眉妒入宫。


一身槁梧上,百岁大槐中。

晚悟河难塞,收方入枕函。


五穷衰并现,百病老皆谙。


强起留奚益,全归死亦甘。

甫报弓旌召,俄闻弹射攻。


匹如饮甘露,又似斩春风。


云梦吞伊辈,须弥纳个中。

乞巧楼头雁阵横,秦时月照古边城。


已凉秋夜帘深掩,难暖罗衾梦未成。


天上又闻伤短别,人间虚说誓长生。

菖蒲似剑还生绿,艾叶如旗不闪红。


唯有沉湘哀郢泪,弥天梅雨却相同。

六十年前五岁儿,梦魂历历万艰危。


数声春雨微中酒,绝好梅花大欠诗。


老病自应无世味,退修焉用要人知。

回首同庚五岁孙,老夫老矣尚何言。


一生酒债兼诗债,数亩花园半菜园。


雨泞谓难来贺客,马嘶谁忽顾闲门。

十年争席听渔樵,办著心情耐寂寥。


老觉岁华殊易迈,愁嫌日晷似难消。


纵无诗句题桃板,也有春光到柳条。

昭潭万波叠霜縠,南望漓江暮云绿。
惊鸿叫云天不开,秋夕孤飞遥痛哭。


二十六年春蔓长,我与张君四鬓霜。

策杖来探海外奇,春风吹客出城时。


路从虎墓穿林曲,泉绕麟岩下涧迟。


窥井少酬诸葛志,搴云同赋大苏诗。

携朋如作竹林游,布袜青鞋兴致幽。


岩翠滴人双袖湿,海光朝佛一龛收。


三更啸月猿归洞,半榻眠云鹤共楼。

白玉五城十二楼,还曾同作采真游。


重来无复壶中景,惟见苍林锁碧流。

古人糟粕在遗经,圣学非由积累成。


每向同中参孔释,时于异处别朱程。


一川水满源头活,半夜天高月色明。

中州人物古犹今,复见风流正始音。


当日乘骢持绣斧,他年化鹤度青林。


谁知救世安民术,即是求仙访道心。

霸业荒丘春草长,只听儿女话真娘。


虎来墓上犹应怪,鹿入宫中尽可伤。


太息乾坤空浩荡,不留豪杰管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