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闻说楼居似地仙,不知门外有尘寰。


幽人隐几寂无语,心在飞鸿灭没间。

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


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侯。

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䬃然风至似兰台,此地那容热客来。


姑射风姿冰雪妒,班姬团扇漫多才。

平远江山四望开,䬃然风至似兰台。


披襟便觉凉如洗,一任城头暝色催。

前年上将定妖氛,曾筑岩城驻大军。


近日关防虽弛柝,旧时栏槛尚侵云。


蛮兵绩盛人皆伏,坐石名高世共闻。

湘中病客思归日,城上高楼独倚时。


半树夕阳鸦集早,一江秋色雁来迟。

眉山仙去风流尽,聚远楼空月色寒。


波暖东风入尊俎,夜深北斗挂阑干。


幽花野草先灵杳,铁画银钩御墨残。

万蚕食叶蚕声酣,三条红烛光炎炎。
忽然大声出邻屋,偷窥有客掀襽衫。


狂吟高歌彻屋瓦,两日虎视方眈眈。

今夜中秋月,浮云袅自横。


未添三晋莹,只避五星明。


小坐杯频转,清言烛屡更。

列炬分行鼓角催,江光如练倚栏开。


初疑卞璧排空上,忽有隋珠破夜来。


入坐天香真桂苑,披襟风色胜兰台。

逼汉高开阁,筹边壮写图。


指南通海国,走北饷天都。


星欲重檐堕,云将列雉扶。

黯澹千山暮,凭阑首重回。


虹争汾水上,云拥太行来。


渐老惊先达,多艰急异才。

山挟洪河走,关临隘地开。


八州高仰屋,三辅迥当台。


戍晚栖乌乱,城秋班马哀。

宜远楼前春可怜,数峰依约乱流边。


若为倚剑崆峒外,回望齐州九点烟。

院锁帘垂白日幽,为谁乘兴独登楼。


地平嵩岳窗中出,天倒黄河槛外流。


坐对炉烟云并起,醉摇霜笔树还秋。

贡院初开阁,春阴独倚栏。


柳边千舰聚,花里万家残。


风雨江声壮,兵戈地色寒。

天中明远楼,楼上鹤鸣秋。


何日遵鸿渚,先时引鹿呦。


在阴縻爵见,闻野向皋浮。

百尺崇珠邸,恩隆地更亲。


壮侔巢凤阁,危切饮牛津。


眼净全无碍,心明自不尘。

层楼对回溪,溪边草新绿。


不是伤春人,聊骋千里月。

遥夜肃已静,朗月照重湖。


风窗倚天汉,星峤临蓬壶。


的的徐亭树,寥寥霜署乌。

惆怅秦淮路。
慨当年、商女谁家,几多年数。
死去方知亡国恨,尚激起、浪花如语,应不为、黍峰蒲缕。

目欲穷千里,楼头着意看。


云横知岫远,野迥觉天宽。


对景诗怀壮,乘风衣袂寒。

闲来着处寻山水,下马还登高远楼。


西涧水声千丈落,南峰云气一尖浮。


斜阳町疃牛羊晚,细雨陂塘凫雁秋。

古姚州,郭西别业开林丘。
花石夹阶小玄圃,极天形胜当高楼。


况复三台之峰最秀拔,岚光直向空中浮。

三洞烟霞多胜致,壶中别有登临。
白鸥飞处晚云深。
群峰罗户牖,空翠入衣襟。

试问桐阳取远楼,浮云身计几宜休。


主人争恐青山笑,解组归来未白头。

山川着意吐幽奇,秾淡风烟总令姿。


大似鹅溪垂数幅,饱看摩诘画中诗。

天阙移楼观,来供帝子亲。


明光扶日域,远势接星津。


瑞霭常蒙润,清风每拂尘。

若向天机识得亲,是间看不尽青春。


须知聚远惟方寸,说与楼前望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