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再拜捧兄赠,拜兄珍重言。


我有平生志,临别将具论。


十岁慕倜傥,爱白不爱昏。

少年能讲大乘经,法施堂中不出扃。


为许先师传后世,径从西海集南溟。


忘身直犯黄茅瘴,满意初成白塔铭。

送归云去雁,澹寒采、满溪楼。
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
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

折取繁香无处寄。
不分残红,却被东皇误。
断送流年知几许。

毕竟和卿干甚事。
未到中年,哀乐先如许。
寂寂庭芜春满地。

刻意留春春不住。
杜宇声声,抵死催人去。
絮影迷漫芳草渡。

送子独南归,揽衣空闵默。


关山昼欲暗,河冰夜向塞。


燕至他人乡,雁云还谁国。

境胜多遗迹,州贫异旧闻。


雌堂方致士,矮屋可烦君。


黄放无遐迩,朱勾有惰勤。

江上停舟问客踪,乱前相别乱余逢。


暂时握手还分手,暮雨南陵水寺钟。

送归燕,送归燕,秋社今年又一遍。

明年春社是来时,隔不半年仍复见。

送归燕,送归燕,似把人家作邮传。

一函迢递过东瀛,只为先生处乞铭。


已得雄词封静检,却怀孤影在禅庭。


春过异国人应写,夜读沧洲怪亦听。

墨绶专城可自舒,应胜待诏在公车。


春山正好时推案,化日何妨且著书。


到县斋宫留孺子,诘朝车骑请相如。

泪尽陵阳璞始开,一时声价动燕台。


何人不羡成风手,此日真看制锦才。


若下云迎仙舄去,霅中山拥讼庭来。

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


片帆通雨露,积水隔华夷。


浩淼风来远,虚冥鸟去迟。

诏使殊方远,朝仪旧典行。


浮天无尽处,望日计前程。


暂喜孤山出,长愁积水平。

群蛮连岁哄滇中,陡溯山前喜挂弓。


万里筹边频却虏,半生忧国早成翁。


塞垣烽火方无警,幕府文书已上功。

徼外频传羽檄飞,将军三起著戎衣。


空山狐兔无藏窟,平陆龙蛇有杀机。


已见赵佗知汉德,更令孟获识天威。

春风一井桃花水,离亭古今南浦。
人到画栏秋,吊香魂何处。
漂零卿未苦。

远国通王化,儒林得使臣。


六君成典册,万里奉丝纶。


云水连孤棹,恩私在一身。

吾侪此道竟须伸,抱负堂堂况不伦。


每喜高才皆正论,异时公议有廷臣。


落花流水方愁客,细雨轻寒不著人。

名高不俟召,收采献君门。


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出处风云自有时,几人归后系人思。


天门鹗荐频留挽,锦水莺花惜仳离。


长路独看琴鹤共,幽情先遣薜萝知。

马上征衫草色青,炎天视舅到燕庭。


黔方客滞元戎幕,鲁国名传博士经。


离别十年肠欲断,悲欢千绪酒初醒。

梵宇禁城边,依栖不记年。


山中逢白足,梦里忆青莲。


已受真乘偈,聊修福地缘。

嗈嗈鸣处荻芽肥,客岁霜前下钓矶。


候暖暂辞沧海去,春深翻向玉门飞。


可能戢羽群栖泊,忽漫挥弦一送归。

林屋山深春昼迟,桃花成实柳花飞。


里门驻节父老喜,膝下奉觞游子归。


三洞鱼龙闻广乐,两峰云日丽晴晖。

归心一发尉佗楼,一点晴烟见渡头。
三径尚堪携客入,中洲曾是为谁留。
青含浦树喧黄鸟,绿遍江苗过白鸥。
曾向冬心见树庐,人间万事一编书。
相看此际天难问,却喜耆年鬓未疏。
浩荡秋空涵日月,清泠江水辨龙鱼。
阳关东出接西凉,皂盖朱轓陇路长。
五郡人烟无堡塞,千村部落有牛羊。
休屠庭远曾归汉,都尉城荒尚护羌。
之子官何处,湖流一舸通。
汀洲蘋影外,城郭水光中。
夜泛苕溪月,春吟箬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