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独笑坐鞍自课诗,江云雨树两依依。


客怀生怕西风恶,才入秋来便赋归。

此别重逢知几秋,梅花虽老更风流。


东君未漏春消息,罚与人间作蹇修。

曾共梅花约,论心到岁寒。


如何倾别酒,独自上吟鞍。


药裹留馀剂,诗囊有近刊。

姑苏限云水,官舍隐蓬莱。
出汴青山涌,横江画舸开。
家园虽渴别,书社早归来。
朔风一夜至,庭树叶皆飞。
孤宦百忧集,故人千里归。
岱云寒不散,江雁去还稀。
昨夜灯前把酒杯,鄱阳主簿送春来。
只疑天地无清气,都在江头一树梅。
未忘一笑杯盘乐,终爱忘言气味长。
多惭居士梅花供,举世何人解识香。
都缘老罢无筋力,不是萌心有爱憎。
他时聊作逢场戏,分谤图知我亦曾。
不著名身与句身,迥然超过亦无真。
谁知终日腾腾者,便是当来本分人。
绿蓓繁时春欲暗,晓霜浓处信初来。
今朝消息南枝露,知是微阳九地回。
廉州作宰六载馀,悬知抚字常勤劬。
土风自古少耕稼,民业至今多采珠。
归路惟迎竹为马,公庭示辱施鞭蒲。
莫以合烛故,爱此东壁光。
丈夫得行道,离别何足伤。
圣朝虽致治,庶事未尽康。
江南多苦雨,江北多愆阳。
遗民日啼饥,已空糟与糠。
临江理舟楫,驾言辞故乡。
故乡非不安,忧君未能忘。
握手一长叹,出门何慷恺。
肠断江头索笑花,三三两两逐枝斜。
忽随清绝惊人句,来自西湖处士家。
喜见江梅又着花,插来不怕帽檐斜。
高标幽韵谁真似,人在风流贺监家。
向来地暖见东嘉,带叶江梅殿岁华。
不似青春三月暮,南枝梅子北枝花。
征鞍风软踏香尘,又送斯人南海濒。
纠郡正资宾画重,洗冤须放笔头春。
勉期圣处功夫到,肯学世间儿女颦。
吹残玉笛有馀妍,愁向东风问雨前。
共矢心情如白日,长留颜色似青年。
看过春陌且从客,餐尽朝霞还访仙。
万姓流离荷厚恩,依然桃李满深村。
谢安已起居廊庙,梅福何缘隐市门。
喜见淳庞如鲁俗,不闻暴虏似羌浑。
明公持节洞庭丘,文采风流礼数优。
朱幡皂盖干城日,青雀黄龙大阅秋。
汉室兴图恢邓禹,唐家谏疏属韩休。
白舫青帘海上回,赋诗莫讶雨频催。
阮瞻作掾惟三语,王粲伤时咏七哀。
阊阖风生销酷暑,搀抢星堕净氛埃。
都官文藻信犹龙,道是云仍复亢宗。
捧檄晚来还对署,把麾南去却邻封。
雾中烟火黄湾路,梦里莺花白下踪。
寒江归去晚,秋树望中疏。
霜没金蟾影,风传玉雁书。
青山依别浦,白发对征车。
寒林漠漠春无影,款扉有客来铜井。
折得梅花远寄将,一枝犹带溪云冷。
我亦罗浮谪下仙,相逢此夕岂徒然。
十年湖海上,此日值梅兄。
一见才倾盖,相逢又问程。
新编联画卷,清话入诗评。
春半朱航拂水轻,季圭佳邑得时英。
民淳定见蹊田默,岁稔仍占射的明。
太史旧游书穴邃,右军残迹墨池平。
县枕秋江侧,铜章滞隽旄。
长安去日远,单父戴星劳。
秀水遥通楫,岚峰欲妒袍。
莫笑栽培日月迟,待看老干及孙枝。
天将臈去春回首,人与花同雪满颐。
万里陇头空故迹,孤山篱落但馀基。
无岁探梅不恨迟,缉斋今送两三枝。
也知造物多生意,亦为畸人解笑颐。
壬子恰同身堕地,庚申还值国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