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吾家白额驹,远别临东道。


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诸姑今海畔,两弟亦山东。


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


短衣防战地,匹马逐秋风。

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


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


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


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


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


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

我受羁栖惯,客情方细知。


好看前路事,不比在家时。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

吴儿能刺舟,其驶剧飞鸟。


行行固莫留,望进前山小。


家贫吾不忧,身计尔自了。

堂上尊亲鹤发垂,十年禄仕不相离。


何期膝下承颜日,却是山中谪宦时。


未有重茵如子路,空披彩服学婴儿。

嘉运开骏招,轮帛四交驰。


之子起自厉,为报当及时。


杯酒指河梁,悢悢不能持。

窃有和氏璧,皎洁如秋月。


当其未辞璞,忧在长埋没。


初日奏秦庭,精光荧然发。

方舟遵枉渚,落日上征衣。


离筵启方序,吾弟感仳离。


愚哲虽异规,畴不慕昌期。

春星罗广陌,熹微依徵传。


雄鸡无停号,炯尔天地旦。


浮阴忽来滋,焉能长清汉。

翻因爱弟有离筵,群从儿孙满目前。


总是现来阿閦国,一灯还傍佛龛悬。

经年不踏水西门,也似城居也似村。


拂面东风犹未识,偶然微绿现篱根。

道人巾裹比丘衣,炊黍烹葵尽解肥。


无石可留初起牧,有乘专待世亲归。

过船仍戴紫阳巾,鼓吹旌旗闹杀人。


了得去留无碍意,不论居士宰官身。

三千里外是西秦,五步东头故里闉。


谁信一杯分手后,便为函谷听鸡人。

青丝忽散木兰舟,迭鼓扬舲可自由。


欲试离心无处觅,一湾新月乍当头。

边城岁暮望乡关,身逐戎旌未得还。


欲别临岐无限泪,故园花发寄君攀。

相思渭北常年事,远送漳南恨别心。


沙暖暂联鸿雁序,霜寒凄断鹡鸰音。


两乡健在都能几,千里含情老更深。

欲罢愧决策,拟行愁索居。


人心旱魃后,旅色飓风馀。


击柝秋江夜,开帆晓雾初。

天涯逼除夕,念尔独归人。


夜宿芦沟雪,朝逢易水春。


为驹先污血,藏剑莫愁身。

诸谢偏推永嘉守,三何独许水曹郎。


老兄鄙思难俦匹,令弟清词堪比量。


叠嶂入云藏古寺,高秋背月转南湘。

季弟难兄誉,仁风在播扬。
去天郎宿近,行县绶花香。
丹阙占凫影,青云起雁行。
努力向明时,悠然眷路歧。
之官怀弟别,对友念兄离。
夜雨黎阳树,春风濮水湄。
归人不忍送,况是雁行疏。
愧尔求初服,先予问隐居。
良常茅氏宅,鄮上陆云书。
去年忆我燕山北,此日送君西蜀游。
便与□鸿带书道,小塘新隐荻花秋。
有弟有弟居留京,三年老梦虚南征。
兹来始慰契阔意,语次便及诸年兄。
诸兄德业方修进,泾公巨眼文高明。
仁祠表虚旷,祗园展肃恭。
栖息翠微岭,登顿白云峰。
映流看夜月,临峰听晓钟。
蹇驴秋尽度荒原,东下颛臾有旧村。
流水斜通樵径远,寒山万木一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