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明时不爱璧,浪迹东南游。


何必世人识,知君轻五侯。


采兰度汉水,问绢过荆州。

莫叹江城一掾卑,沧洲未是阻心期。


浙中山色千万状,门外潮声朝暮时。

平时易水头,不复起边愁。


壮士去来久,寒波空自流。


临塘移鹭羽,隔戍见毡裘。

自古送行情味恶,君行快似泛仙槎。


新班人少先投卷,下水船轻易到家。


南浦不堪看草色,西湖尚可及荷花。

岁晏愁行役,苍茫万里鞭。


白无南雪地,阴有朔风天。


老马空知路,饥鹰不下田。

陶君官兴本萧疏,长傍青山碧水居。


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


迹同飞鸟栖高树,心似闲云在太虚。

行行且止。
骢马人看真御史。
劲翮凌空。

白云已逐东风去,桃李曾沾化雨恩。


江左名都新作客,山中稚子又迎门。


芙蓉光射苍龙鼎,菊树香飞绿蚁尊。

长沙匡世业,军以六州名。


雪色临江戍,波声截海营。


桃花飞探骑,梅萼照行旌。

江天九旬雨,江路三尺泥。


扶家遂远适,羸马正难骑。


传舍野烟中,子规连夜啼。

我爱陶渊明,隐不群异学。


今朝识其孙,璨璨真玉璞。


森然家风在,辩说倾电雹。

迢递双旌历万山,郡斋如在列仙间。
溪回九曲青丝缆,峰拥七台碧玉环。
千骑始看承帝眷,一麾聊且念民艰。
绣衣荣作外台臣,送别都门远入闽。
天上才承持斧诏,道傍随有避骢人。
公庭草绿榕阴午,驿路花香荔子春。
驲骑南征向七闽,海霞红映锦袍新。
威行甲胄严边备,节秉旌旄识近臣。
花柳城池烟外晓,桑麻村落雨中春。
圣明望治胥才渴,优诏三涂许并登。
草野有怀思展布,儒林无士不骞腾。
雪中梅柳先阳复,海上风云入梦曾。
乱世兵犹满,崇文礼自宽。
青云总朝士,白发且儒冠。
苜蓿先迎日,皋比不受寒。
自昔文衡荷至公,多君膺聘去匆匆。
骅骝不假千金市,麟凤须教一网空。
夜舫星辰文璧灿,秋堂风露烛花红。
西风惊秋纷落叶于晴川。
感物叙之易变,念游子而未还。
胡扰扰以迷形役,徒俯仰于百年。
广文先生赋归去,天台此时花正开。
月行舟上山水白,人散江头风雨来。
燕雀争鸣碧玉树,麒麟不上黄金台。
丹穴有凤雏,夐出风尘表。
振羽凌紫霞,翩翩五云绕。
一朝览德辉,下翙梧冈晓。
乡中曾未识,济上忽相亲。
旧有通家好,俱为远路人。
雁声连永夜,柳色送残春。
黔中四月犹佳丽,满路莺花傍马鞭。
睿圣可歌惟万寿,升平同际自元年。
老成久副三曹望,缱绻能消几树烟。
森沈石篑倚金支,翠栝阴中读《楚辞》。
旧注好纂《鸿烈》解,穹碑为访禹陵祠。
枝言何用夸三耳,飞遁终期法九师。
牢落风尘际,君情托友于。
礼文谁在野,家世尔为儒。
丧乱淹吾子,羁栖屈壮图。
厓州图画便凄然,况复穷荒在日边。
道险不知山水趣,法宽犹用宋元钱。
月明黄木湾头驿,人语红蕉花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