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云物登台庆履长,翩翩车骑客衣裳。


心驰上国离南国,路绕他乡达故乡。


此日送君同虎拜,到时趋陛近龙光。

南来造士见功高,湖海元龙气尚豪。


不为三鳣糜岁月,却随一鹤返林皋。


归来满径犹松菊,别去环门自李桃。

二载山城雨露初,薰风远道送征车。


拂衣未是嫌官冷,垂橐无须问禄馀。


邹鲁泽成桃李荫,苏湖经就草茅书。

白云仙吏下蓬莱,笑索扬州雪里梅。


作伴青春来昼锦,承欢彩服映霞杯。


琼枝乍见庭阶集,芳草翻从驿路催。

握手河梁将送远,君家兄弟意堪亲。


休论赵璧偿城晚,须信燕金结士频。


海内时名三凤起,斗间剑气二龙新。

企也来时犹稚年,双髫初合未胜冠。


三冬自解攻文史,五色今看振羽翰。


人欲别时情自恶,学粗通处事方难。

当年早识柯亭琯,今日初弹贡禹冠。


秾艳谢馀知果硕,冰霜历尽见材难。


不妨官柳频萦骑,自有天瓢为染翰。

故人一见即回程,万里风沙两屐轻。


袖里新诗惟独咏,匣中长剑莫教鸣。


翻怜野鹤无高举,谁信冥鸿有至情。

佛塔千名榜,铨台再调符。


空登拔萃目,未免没阶趋。


爨桂方辞洛,羹莼尚及吴。

榷茶奉制抚边夷,一道澄清属有为。


豸角霜威秋肃肃,乌台月影夜离离。


及瓜有待催行色,折柳无端动别思。

年少亨衢早致身,松崖高弟有斯人。


使藩不辱君王诏,营墓谁怜孝子贫。


旧赐绯袍深雨露,重依丹陛近星辰。

泰和为郡壮且雄,郁然佳气常葱葱。
文山字水孕灵秀,瑰奇人物生其中。


高家阿翁年七帙,双瞳点漆颜如童。

琛贡中朝使节持,乐浪人物好威仪。


董生作傅曾匡国,季札来宾解听诗。


喜动龙颜天咫尺,行经鳌背路倭迟。

王国方登俊,清才尚折腰。
萱堂馀怆在,瘴海此行遥。
宴语无疏阔,离怀但黯销。
披香侍从,镇朝随、宫漏莫宫鸦。
忽报翠华春豫、紫塞度银沙。
千里旌旗彗野,簇鸡翘、五色乱晴霞。
此去几般荣,登科鼎足名。
无惭入南巷,高价耸东京。
窗对嵩山碧,庭来洛水声。
握手才相见,论怀未忍违。
我方游帝里,君复访庭闱。
晓日辞丹陛,春风戏彩衣。
西师未报□残虏,十仗交驰且莫休。
近侍忽惊千里别,行频应缓九重忧。
辽阳风物宜周访,藩镇机宜属细筹。
高侯吾所畏,学问觑壶奥。
秋水莹精神,春华丽词藻。
三馆朅来游,两鬓青未皓。
高氏在四明,于今为清门。
贰卿道素高,夫人德尤尊。
子弟尽恂恂,夫君更春温。
来登延阁预时髦,出守名州领教条。
已羡汉儒知吏事,要观齐俗变风谣。
双旌前路方迢递,八座家声未寂寥。
凤凰城头初日明,尚舍省亲辞玉京。
金陵酒香花欲语,杨子潮来江有声。
怀英每切白云念,令伯独深乌鸟情。
相消残垒客言归,剩有青山慰布衣。
十载感人同社燕,一朝愁我对春晖。
江阴思向垂阳结,天远情牵野鹜飞。
两眼追霜鹰,铁石悬肺腑。
何为向北风,送子泪如雨。
平生珍古交,及今未多数。
君侯七闽英,学问早有馀。
年时犹未冠,鼓箧游上都。
文成笔五色,四海仰名誉。
此时不忍抱遗材,欲把文章扇冷灰。
见说读书堂尚在,瓣香寄与谒东莱。
不愁离别难,江浙片云闲。
黄叶晚秋径,白茅深处山。
有诗连梦远,无累得身闲。
长爱西湖无点尘,楼台倒影杂星辰。
未能把钓为闲客,且喜鸣琴有主人。
摇桨何妨长载月,新堤最好是游春。
墨绶垂腰底,怜君尚一同。
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
春色鸣弦外,山光隐几中。
高侯别我钱塘去,雨暗江城秋欲暮。
忆从倾盖楚公门,握手论交如有素。
羡君家世为牧守,出典方州人爱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