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羽檄联翩昼夜驰,臣忧顾不在边陲。


军容地密宁当议,陛下恩深不忍欺。


白简万言几恸哭,青编一传可前知。

峡之西,遂之东。
更无平地二千里,惟有高山三万重。


不知谁人凿混沌,独此融结何其工。

书剑飘然席未温,火云扑地暑烟昏。


山黄水浊湖南路,竹月荷风忆范村。

尘埃波浪几东西,归去丹瓢挂杖藜。


戊己炉中真造化,功成分我一刀圭。

北马南船笑此身,归来已是廿年人。


敝庐乍到翻疑客,破砚相随不救贫。


风露惊心怜病鹤,关河回首叹劳薪。

征帆转吴楚,涉江指岷山。


富贵归故乡,昔人以为难。


大府固可乐,高风亦难攀。

西京蜀都望,渊云暨相如。


节谊知不足,文章焉取馀。


凛然见风采,吾非斯人徒。

灵旗出江淮,犀甲下秦陇。


天声毙狂酋,百战有馀勇。


手敛权贵避,胆落将士愯。

厚味得无毒,良药信多苦。


毒留患滋生,苦过疾自愈。


吾君尧舜资,事业方复古。

国朝御史府,一代名多传。


暂退或久庸,始愚亦终贤。


得失安足论,俯仰岁已迁。

十年天壤间,久矣闻公名。


词华少陵系,臭味修水甥。


一著獬廌冠,谠论惊纵横。

男儿生世间,身名要俱高。


苟不得其所,富贵轻鸿毛。


古来献言士,忠嘉极夔皋。

恢恢大仪中,扶立惟三纲。


国风怨以怒,王道荡无章。


栖栖鲁东家,秉笔修天常。

拍拍雁湖水,深深归雁亭。


雁归三四年,相伴湖水清。


燕私岂不乐,国尔终含情。

识公七年前,青衫骑破鞯。


送公七年后,金章大州守。


穷达反掌耳,置之勿复论。

万里徕西蜀,声华振士林。


匪躬无近援,圣主作知音。


已破奸邪胆,方劳抚字心。

洞烟溪月楚山苍,万木辞林稼涤场。


老桂挟秋清入骨,明河倚树烂成章。


城隅静女闲逾美,泽畔累臣晚更香。

一点阳和浑在里,时来尔许芳妍。
春风吹上醉痕边。
隽欢欺浅酌,清晤失佳眠。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驱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吾亦为。

聘币鸣驺选实才,辇输使者作行媒。


般添春意和毡墨,嗺送花风上翠桅。


世论且然聊尔耳,诸君行矣勉之哉。

过尽一春花信风,鱼天鼓浪送蒙冲。


凤翰有目争先睹,牛角无人叹不逢。


选试谩称新汉使,作成端属旧春宗。

谁把浮华变古风,颓波衮衮日奔冲。


人情容易随流去,此道分明触处逢。


学似董晁犹有累,文过元白愧无宗。

毕逋枝上晓光和,日日庭闱盼树柯。


风送骊歌惊短梦,云拖鸠雨湿长坡。


母心念子无时足,王事催人不奈何。

相去无多五日间,两家牛酒贺生贤。


二阳引类临爻长,三寿为朋泰茹连。


析木旁瞻星两两,大椿遥祝岁千千。

玉堂元不閟英灵,地主还从此地生。


千里楼高人独立,九宗山峙月双清。


洋洋水薤临民意,猎猎霜林战叶声。

千里楼高人与并,个中彻地通天。
秋风吹发半成宣。
都将强岁月,空对旧山川。

记薰风殿上,曾当暑、侍君王。
看绛服临轩,白袍当殿,流汗翻浆。
今年诏书催发,趁槐庭、初夏午阴凉。

多少龙头客。
数从前、何官不做,清名难得。
万里将旃归报汉,青锁还应催当夕。

驾言南东亩,捷出西北隅。


资阳有八士,持谒要诸涂。


须臾平泉道,衣冠被林庐。

始余求诸社,穷巷窈而曲。


草阴荒蒙茸,林影乱朴樕。


其中有屋庐,其下主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