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


玉骨犹寒富贵馀,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见古长干,众中矫矫如翔鸾。

襄城得圆鲫,留以待吾友。


大梁又得之,始忆终按酒。


今君复持赠,重念滁阳守。

端平曾叹阙三行,淳祐重来为补亡。


收拾一碑劳十载,此生凡事不须忙。

隆乾手泽稀疏甚,数帖悽其在水南。


但看吾翁贻歙石,固应之子饷端岩。


丁宁后裔藏为好,羞愧先民宝不贪。

土蚀霜凋字半涂,云霞千古润肌肤。


丰城狱底浑闲物,供得张华用也无。

万里何尝入巴蜀,少陵诗中识桃竹。


更言九节奉真仙,无乃邛山有遗族。


平生二物几到眼,谁与周旋慰幽独。

朔风吹尘暗河县,长夜漫漫何时旦。


乡里小儿狐白裘,美人赠我锦绣段。


五陵衣马自轻肥,楚人四时皆麻衣。

人说桃源是隐民,神仙幻景即非真。


如何谷口渔舟路,不许人间再问津。

不自柴桑记里来,似传晨肇入天台。


世间多少荒唐事,何独神仙有是哉。

野物君能致,幽情我不违。


子收南国重,皮拆女红微。


冠箨茅山小,衣莲梅老稀。

约我沙坑外,南豅共说诗。


山林已黄叶,篱菊尚青枝。


良晤真难事,相期若旧知。

衰年足趺冷,火缶不少离。
投我双青鞋,针迹匀且致。
跫然试幽步,蹈履必雅地。
世祖龙飞奠两圻,岁时巡跸重依违。
千官扈从趋黄屋,三子联镳总白衣。
眼底关山生藻思,马头楮颖发光辉。
金工采得首山铜,范合全凭橐籥功。
轮廓回环函太极,圆方相亚启鸿蒙。
五铢榆荚非今制,阴缦阳文在昔同。
唐家宫殿重因循,铭刻坚珉自法真。
一代文章超述作,千年翰墨愈精神。
龙香浸润驼油滑,兔颖分明茧色新。
霜毫拔月出句吴,分赠多应进贡馀。
筵阁校经资检讨,管城锡号自中书。
九重纶綍曾参赞,三辅英雄藉荐除。
日日春宫教谕回,青云翳凤下瑶台。
文章有焰缠东壁,翰墨生辉贯上台。
华表恩光同赫奕,高堂节义共昭回。
古来篆籀数冰斯,千载风流想见之。
当代典刑遗老在,一庭光霁故人知。
屋梁落月疑颜色,翰墨生云揭宇眉。
操守冰霜四十年,岂期恩渥出崇天。
森严史笔千人表,典雅文章众口传。
母子素心今始著,友朋高谊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