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永庆招提墨数行,岁时风露每凄伤。


残骸岂久人间世,故有情钟未可忘。

少年喜为文,兄弟俱有名。


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


篇章散人间,堕地皆琼英。

佛子扫空泡影后,道家跳出䪿门馀。


日公未得为超脱,犹宝寒斋数纸书。

铁厓山,铁道人。
戴铁冠,吹铁笛,铁色一尺面,铁衣七尺身。


元精育此老铁汉,铁肝铁胆,穷为义士达荩臣。

年逾弱冠唱枫宸,海内文章第一人。


孰谓国家无厄运,从来天地有忠臣。


此声不朽垂千古,今岁犹存仅七旬。

胜愁苗。
教秦嘉肠断,香草泣离骚。
宝匣尘昏,瑶琴调涩,三生福分全消。

建霞振奇人,矫如六尺骢。


丽文副夙业,艺能复旁通。


篆刻诗书画,造微靡不工。

引枢苍黄出国门,痛兼夷祸翠华奔。


只今海市同燕市,遗像防污溅血痕。

堂堂尸谏大名垂,死所微怜逐厥私。


当日死忠仍死孝,请看万恨写庸医。

遗墨持归走僮仆,想见开缄重薰沐。


百年珠玉慨沉埋,袖拂蛛丝光夺目。


遂令短纸一尺余,价压书巢三万轴。

穆穆熙熙在眼中,君家卷里忽相逢。
苍烟绿树湖西路,何处金牛吊一峰。
香山兜率宫,谯郡遮须国。
笙飞蜕子晋,楼成召长吉。
造物诚小儿,大块黯无色。
教子惟欲谄,嫁女惟欲官。
床屏触头乃翁怒,文书衔袖媒姥谩。
痴人一笑可绝倒,古训相传良独难。
宋玉多才赋远游,曾拈彩笔写清秋。
西风吹断南州梦,翡翠兰苕总是愁。
故人亦复葬江鱼,空向人间忆子虚。
月下箫闲留谱在,竹边房冷倩谁居。
蓬莱都水题金简,汲冢先秦见漆书。
清香素质恼诗情,更倩挥毫为写真。
共挽东风拚一醉,不须摹仿费精神。
先生出语已惊人,戏作梅花又逼真。
眼底江山诗有助,胸中丘壑画精神。
荆南失守见亡形,太岁徒闻忌丙丁。
羸老扣心天藐藐,鬼神号哭夜冥冥。
忠臣效死招乌合,烈妇捐生报雉经。
想一生心,千秋业,终古晴空初旭。
虫禽惊绝响,剩辽天孤鹤,响振林木。
半死梧桐,不堪徙倚,霜重风骄人独。
浪宿茱萸湾上舟,鹡鸰犹似在沙头。
检书君掩琴亡泪,零落璚花十二秋。
天下非人伦,罪始孔文举。
譬亲若缶器,寄盛乃子女。
邪说至今大,家国灭何讵。
忆从蜕庵所,一日挹风流。
过我江上宅,维时清季秋。
廿年忽已换,剩句仅能留。
奉常许君玉色立,手抱父书红锦袭。
纷茫蜀令九霄神,抉摘郢州千首湿。
钟张虽云世已远,任赵未可肩相及。
北风吹南冠,行行一匏瓜。
作书谢骨肉,涕泪纷交加。
此行已忘身,此书又忘家。
东坡先生白玉堂,嬉笑怒骂皆文章。
南迁再谪过儋耳,笠屐行歌烟瘴乡。
平生节义应自许,皦若烈日当空明。
出郭晨气清,鸟声杂悲喜。
初日明高林,山在绿阴底。
何处觅禅关,潭空竹烟起。
一岁几战逝矣,争如不见正年时。
弄笔勤书篆,耽吟解赋诗。
春风生宿草,依旧又离离。
四月五日又是,暮春之七绿杨时。
有恨成伤逝,含凄欲语谁。
别来真是梦,忘去转多思。
霸才能几如君,不堪名下容谁某。
深情陶冶,诗如鲁直,词如石帚。
书亦犹人,画都余事,妙来常有。
可怜团扇家家,家珍并数君知否。
京尘梦迹,十年堪记,来时癸丑。
三绝成名,万回经眼,几人低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