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为君王幸泰禋,飞雵疏雨净香尘。


金波玉李浮苍璧,风马云车降紫旻。


万宝丰年贞上瑞,八方和气蔼成春。

圣主勤民岁自丰,德威怀远塞尘空。


郁金祼鬯周茅屋,瑄玉亲郊汉竹宫。


已刺六经新作制,却追三代与同风。

八觚泰畤六郊天,一柱明堂再飨先。


日月旗常寒映雪,冕旒珠玉暖生烟。


风回韶濩龙鳞外,花覆貔貅凤阙前。

帝德重尧绪,天心与舜禋。


庆期符后甲,元日际初辛。


土纬扶南极,旄胡拱北辰。

汉统千龄接,虞衡七政齐。


德馨天自飨,容祲古犹稽。


舆卫钩陈北,衣冠观阙西。

奏书初不待衡谭,奠璧都南万玉参。


黄屋倚霄明半夜,紫坛承月眩诸龛。


声喧大吕初终六,影动玄圭陟降三。

是时既灭两粤,粤人勇之乃言:“粤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
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
后世怠嫚,故衰耗。

《洪范》八政,三曰祀。
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
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至禽兽,豺獭有祭。

黄屋登原庙,青圭祀泰坛。


尽循周制度,还列汉衣冠。


扇影金根静,旗翻豹尾寒。

百执称元祀,君王服大裘。


祥光将盛布,雨意倏前收。


月白明雕俎,霜寒肃缀旒。

紫坛烟暖不飞霜,坛下千官列雁行。


雪色珠冠光射月,侍祠臣里识君王。

圣学渊源贯九邱,雍容元祀得迟留。


明庭未款宸心肃,云驭先回晓月浮。


三礼秩宗归大圣,一言悟主付千秋。

嶰竹吹新阳,端门飞晚雪。


忆随侍祠官,走贺屐齿折。


帘垂白玉楼,风度苍龙室。

宝历三千岁,龙飞二十春。


胡弓不窥月,塞马自无尘。


礼乐湮沦久,君臣制作新。

楼上红鸾扇影寒,楼前宣赦万人看。


清台奏瑞初呈了,五色祥云簇彩竿。

龙麝香从十里传,绕墙红烛自生烟。


纤云不度人声寂,风马云车下九天。

清跸声中下辇来,景钟初动八音谐。


登歌已奏迎神曲,天步雍容上午阶。

水晶帘透月翻光,宫漏频传夜未央。


帟幄微臣亦何幸,侍祠来宿殿西廊。

日照青城瑞色新,风微金殿自无尘。


麝煤光照乌丝轴,亲写宸章赐大臣。

班声催急尽冠裳,尚听严更转警场。


何事君王虚小次,佩环垂玉立寒霜。

晓趋宗庙拜衣冠,云叶低垂护翠銮。


日采回光天意好,龙颜生喜近臣欢。

内郎进表未平明,八玉排行御路平。


今夜皇舆宿斋殿,九重和气满宫城。

内门朝日上金铺,宝玉龙函出殿馀。


红烛两行分御道,辇官三百奉腰舆。

圣寿三千岁,精禋二祀馀。


天心亲道德,四海混车书。


奎画宸章丽,台躔上宰居。

圣主翔龙日,重熙飨帝时。


笙镛陈备乐,茧栗荐纯牺。


奠彻初燔燎,神归欲受釐。

嶰竹初回律,圆丘始告虔。


礼应先吉土,诚已格高天。


上圣锵环佩,群公执豆笾。

碧消烟尽露华凝,目极瑶坛第九层。


清佩缓随驰道月,绛笼高应午门灯。


风传广乐声初下,天近燔柴气已升。

象载瑜,角其牙。
越昆仑,度流沙。
飘若霞,赤雁仪。

天马徕,来中国。
超虚无,蹑恍忽。
天马徕,归有道。

帝临渤,冲波却。
櫜天弧,张广乐。
赤蛟来,俯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