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泊舟番君湖,风雨至夜半。


求济敢自必,苟安固所愿。


孤愁知无益,暂忍复永叹。

湖外庐山已见招,春风好送木兰桡。


青天挟日波中浴,白昼繁星地上跳。


万顷琉璃吹一叶,半簪霜雪快今朝。

阻风两日卸高桅,笑傲江妃纵酒杯。


及至绝湖才一瞬,翻令病眼不双开。


芦洲荻港何时了,南浦西山不肯来。

恶风夜半阻归船,端欲留人作胜缘。


千里携家观竞渡,五湖新涨政黏天。


棹翻波浪山如雪,醉杀儿郎喜欲颠。

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


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


迸鲤似梭投远浪,小舟如叶傍斜晖。

春工酿雪无端密,大块囊风不肯收。


休问巉岩与欹侧,我今弟靡共波流。


野鹰兀兀平沙上,折苇萧萧古渡头。

凄悲鸿雁来,泱漭鱼龙蛰。


雷霆一鼓罢,星斗万里湿。


波翻渔火碎,月落村舂急。

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


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


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

十万楼船不得骄,洪波血立注青霄。


天弧一举旄头落,不似浔阳枉射鲛。

太祖平陈日,楼船下此湖。


波涛留壮色,天地见雄图。


水上开黄屋,云中下赤乌。

鸣榔发荻浦,击楫过蘋洲。


皛皛霞日烂,盈盈天汉流。


远帆征未息,高鸟去何求。

雪柱冰车,洪涛日夜轰金铁。
真龙撇捩。
一战开王业。

家居沧海曲,观水入云天。

斜日番君庙,西风邬子船。

草封高岸没,波合断山连。

滚滚浪头白,飘飘舟子轻。


江吞庐阜足,云隔豫章城。


风水行秋气,乾坤老客声。

多谢江神不世情,为怜逐客送归程。


一帆风力如飞疾,千里湖光似掌平。


要是吾生仗忠信,自然此意格神明。

空阔一边白,秋光澹到天。


数声传信雁,几点渡湖船。


已久无龙斗,安知有蜃眠。

湖上秋烟晚渐微,冥冥江鸟逐人归。


鱼书朔塞催骁骑,龙旆燕门发佽飞。


南北路岐双客鬓,风尘天地一戎衣。

挂帆飞指落星湾,四顾湖光荻苇间。


王气千年应不散,紫云高处是匡山。

极目烟波接远天,王师曾此驻楼船。


帆樯上下因风候,犹似扬澜大阅年。

锦帆春晓漾湖光,岸芷江蓠十里香。


云气北来经华岳,雨声西去过浔阳。


前追高士洪州近,回吊灵均楚泽长。

鄱阳湖浸东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万顷。
我昔乘槎渤澥间,眇视天溟坎蛙井。


浪何为而起于青云之底,日何为而碎于泥沙之里。

港中分十字,蜀广亦通连。


四望空无地,孤舟若在天。


龙尊收巨浪,鸥少没苍烟。

烟波三万顷,著我木兰船。


望际疑无地,寰中别有天。


长空孤鸟没,四海一云连。

川路绕长林,岁穷千里心。


贾舟栖港迮,樵火出村深。


欲雪应消瘴,因风忽解阴。

西风湖口叹飘零,独倚篷窗思渺冥。
一望秋涛千里色,青山何处是宫亭。
巨浸连吴越,高躔直斗牛。
玄冥开别府,江伯汇支流。
象纬元精逼,神奸秘怪裒。
孤帆斜日转波心,万顷波光似跃金。
独立船头成怪望,江东何处五云深。
江右奇观五郡环,天教巨浸当难关。
雁声含冷催涛起,龙气吹醒卷雨还。
一派白吞彭泽水,半痕青点大孤山。
内阁朝廷号正臣,朅来江外拥朱轮。
危樯西喜洪都近,谏省当时旧主人。
上冢家留荣且哀,赣民应怪苦徘徊。
鄱阳湖共天同阔,不惜乘风破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