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异数承明少。
结宸知、席前片语,一麾江表。
那信沧桑成隔世,蠡泽胥疏送老。
恻恻西风上客裳,掩蓬重炷影前香。
黉宫子弟垂垂老,早被人呼白发郎。
白须红带路人扶,鹤骨家家有画图。
我作柳州先友记,江湖佚老近来无。
二许才名动都下,不应憔悴郑台州。
硕宽堂集分明在,应向孙吴放一头。
放船好。
正水泛新萍,烟薰细草。
认那时楼阁,垂杨又青了。
世代沧桑废国盟,新朝新贵尽时英。
渔樵隐逸行吾素,耕读逍遥随我情。
圣庙三桥君又到,文场八股孰重赓。
衣冠谒圣想前时,入学手携芹碧滋。
人物维新变世事,江山依旧换旌旗。
老当气壮冲星剑,谁敢心倾向日葵。
此是前朝扈跸功,祥飞一朵锦云红。
旌旗南渡长江外,香火西湖片水中。
白鹤往来华表月,碧桃开落石坛风。
何年飞去竺国峰,下际沧海蟠蛟龙。
崛奇诡怪献万状,八风播荡吹不融。
千年老藤无根树,长疑上有仙人住。
寻真曾到寥阳殿,小立廊腰花影转。
飞琼仙子下瑶台,绰约云鬟眼波剪。
水沈烟断一帘秋,醉睡海棠红玉软。
积雨淹连骑,新波滟广池。
喜闻重到客,更作复游诗。
逐水无留絮,飘空有断丝。
云浦苍寒,烟堤幕翠,旧痕新涨。
春愁十里,冉冉碧丝摇荡。
记登临、少年思豪,唾壶击玉歌清壮。
绣湖八月景堪题,士女扁舟尾尾齐。
白水青山图画里,淡烟疏雨夕阳西。
芙蓉濯濯偏临镜,杨柳依依密护堤。
去天万里此相遭,揽辔无功敢告劳。
剩贮冰霜消瘴疠,尚疑风雨隔清高。
一年花事成佳荫,二月春江息怒涛。
炎方春浅未如焚,花木迷人意欲曛。
福地同游胜独往,中天一览破千闻。
于今难拟《高唐赋》,何日重开衡岳云。
足力犹堪敌瘦筇,拟乘寺顶最高峰。
杯吞东海一勺水,鞭起南湫久卧龙。
佛界须臾三万劫,神山杳霭几千重。
城市林泉隔几关,半生幽兴欠闽山。
久闻屴崱高寒处,一望蓬莱缥缈间。
有约同看红日上,无端独占白云间。
门外江流万里东,青山曾识老仙翁。
百年客鬓东风里,两岸人家落日中。
蜡屐平生须几到,桃花前度有谁同?
文章随意成千古,草树荒荒老屋空。
我来作县已三载,偏爱毗湖春酒香。
溪上画桥朝系马,雨中茅屋夜连床。
多情黄鸟短长曲,无数桃花浓淡妆。
匹马重寻蓬岛路,东风二月柳花香。
晓烟万笠人耕垄,夜雨孤舟客卧床。
野老送迎悲往事,山童歌舞学红妆。
再上峨峰石上眠,青霄皓月枕头边。
风生两腋宁知暑,势近三台可问天。
一道泉声真不俗,千年树色总成仙。
乍起日犹长,重来暑渐藏。
鸡鸣隔林屋,人语出藩墙。
杨柳晚风静,芙蓉秋水香。
废刹委荒丘,重来是薄游。
诗因灵辙赋,衣为大颠留。
榻暖深宜晚,钟清迥得秋。
江心一柱障波流,再入烟云豁两眸。
近海疑从天外望,凭虚如向斗间游。
乾坤万里谁函盖,南北经年自去留。
宝阁重登酒半阑,相逢春色映层澜。
飞矶岂学衔泥燕,近水常留折苇滩。
日送花阴侵座入,夜耽棋局把杯弹。
武陵深处隐支公,迢递层崖曲径通。
穷海客来山月白,上方僧定佛灯红。
土炉茗熟分花气,石磴寒生落叶风。
苍苍木叶老将枯,点缀峰峦似画图。
细语秋虫随草伏,高飞鸷鸟入云无。
马行僻道凭衔勒,人走危桥借杖扶。
滞云笼古寺,宿雨涨山泉。
策杖探经藏,怀诗酬隐贤。
炎威禅榻外,游兴碧峰巅。
名臣才女各千秋,自赴金陵五上楼。
看遍芰荷还借问,满湖香艳倩谁收。
利市襕衫,八十耆英,一笑重披。
叹池塘犹有,当年荇藻,宫墙留得,何代金丝。
云采前书,霞标后赋,变换桑尘又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