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软尘京洛点朝簪,放浪心情百不堪。
长乐晓钟残月夜,时时合眼梦江南。
蔷薇开遍,半江村、历尽春光百五。
吹散重城榆荚影,又见安榴红吐。
漂泊天涯,烟波零乱,望极西溪路。
水西门外,两重门、一舸吹来南浦。
莫是伤春憔悴甚,瘦损腰围如许。
我亦吟边,杜鹃听罢,恼乱还乡路。
王家谢家燕子,话闲愁万绪。
指形胜,白下雄城,蒋山依旧终古。
听云外、东流滚滚,分明诉出伤心语。
罢絮光阴萍满池,春风吹鬓白成丝。
明知生累翻悲死,难遣中年况近衰。
花竹每思初种日,江山重见独来时。
南高峰晴北峰雨,攀天几度悲重阳。
今年重阳两病叟,闭门与世殊沧桑。
园木自凋生意在,纷纷野卉争秋光。
畏兵如避仇,十室九不返。
满城无故人,索居况岁晚。
庭树日以稀,墙阴上苔藓。
十日闭门居,洒扫有常课。
诗味贮别肠,不受时论涴。
世或有唐虞,馀年事耕作。
我居海外蓬山间,蓬莱海浅湾复湾。
有山、有水无佳窟,听风、听雨愁心颜。
闻道江乡是佳处,烟花如海莺啼曙。
头白耽诗老一庵,狙公阅世笑朝三。
未蠲文字宁非障,能敛机锋更耐谈。
入海孤帆烟浩渺,连江春雨意沈酣。
粉本留传老画师,浦荷作镜柳成丝。
愁心江上谁能遣,只有青山似昔时。
六朝花月已千载,虎踞龙蟠总似烟。
两度石城来打桨,楼台犹是中兴年。
渺渺秋江放棹迟,离怀难得属新知。
文章衮衮输公等,身世茫茫对此时。
得鹿名场原有命,归鸿何日寄相思。
风尘临别意,哀乐胜前贤。
逐世原非策,忧时只自煎。
旧吟开府地,遥忆过江年。
星移物换千年事,虎踞龙蟠万雉城。
归巷乌衣秋缥缈,点州白鹭雪分明。
江分南北天为限,淮接东西地最平。
钟阜龙蟠势可奇,何年开此帝王基。
东西日月磨今古,南北江山几合离。
六代衣冠荒草下,中原台殿白云涯。
楼中有酒客身闲,约住孤云共往还。
摇落碧桃春欲去,倚阑无语看钟山。
长干小妇学吹箫,楼外闲风弄翠条。
近得广陵消息未,暮潮已过赤栏桥。
老夫睡眼方昏花,梦中忽闻歌隶华。
暮春逢此晴雨好,足慰飘零少陵老。
知君重踏东华尘,先访雪堂老师兄。
分袂四百旬,盍簪三十日。
君来一何迟,君去一何疾。
题彼原上鸰,飞鸣不相失。
忆昨宣和从武皇,春风省识御袍香。
自从翠盖巡沙漠,无复徵歌出洞房。
卧听秦淮呜咽声,起看江月暮潮平。
旧时忆在延真观,玉作芙蕖院院明。
小风吹水涨平湖,屋角残冰亦已无。
投老只图春睡足,可须山鸟强招呼。
故时台榭对池心,空有名传拟穴金。
鬋理茅茨修竹茂,经营轩槛绿杨深。
桥横断岸虹流彩,花满芳园鸟啭音。
地出城隅辟故台,斩茅删竹受良材。
春塘梦草成诗后,画栋飞云式燕开。
一境山形天际望,四时风物坐中来。
吴中八绝冠群材,楚楚芳年君又来。
得酒醉飞鹦鹉盏,题诗先到凤凰台。
天回北斗星辰近,地尽南郊道路开。
雪屋灯寒梦见君,诘朝车马竞纷纭。
江湖险阻多亲历,骨肉平安得细闻。
点笔诗篇翻白雪,惊人风彩照青云。
烟草六朝梦,莺花三月游。
秦淮风雨夜,楚客别离愁。
堂堂金陵州,草草石台路。
羽书急星驰,锋车却金错。
飞雪古戍基,积雪寒沙步。
丽正门当天阙高,景阳台下草萧萧。
江围大地蟠三楚,石偃孤城见六朝。
落日不将遗恨去,秋风能使旅魂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