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骢马新凿蹄,银鞍被来好。


绣衣黄白郎,骑向交河道。


问君适万里,取别何草草。

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


南客潇湘外,西戎鄠杜旁。


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长。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


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


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


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驿舫宿湖月,州城浸海云。

寂寞吾庐贫,同来二阁人。


所论唯野事,招作住云邻。


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

中年别作恶,大老何以堪。


我如安昌侯,爱女甚于男。


念汝明当发,一夕起再三。

爱君蓝水上,种杏近成田。


拂径清阴合,临流彩实悬。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


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火入天地垆,南方正何剧。


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


赫赫沸泉壑,燄燄燋砂石。

一去龙门侧,千年凤影移。


空馀剪圭处,无复在孙枝。

临难敢横行,遭时取盛名。


五兵常典校,四十又专城。


浪逐楼船破,风从虎竹生。

赵国林亭二百年,绿苔如毯葛如烟。


闲期竹色摇霜看,醉惜松声枕月眠。


出树圭峰寒压坐,入篱沙濑碧流天。

热官何似冷官尊,讲席横经圣道存。


春雨蛙鸣闻鼓吹,晚潮鱼上富盘飧。


亭松滳翠笼书榻,池藻吹香度戟门。

燕山晴色照城闉,柳市南头问葛巾。


家自传经韩太傅,酒今留客汉陈遵。


晬盘金印欢方剧,舞袖犀钱醉莫嗔。

孙儿生质颇清明,只在收心养性成。
看罢平安二更尽,耳边如听读书声。
坠叶凄风助旅愁,白头衔命到升州。
含山咫尺伤心泪,一片云遮落木秋。
五色灵芝屋后生,奇根仙种自天成。
调元赖尔资坤力,欢动滇南万里声。
贞观圣人还紫宫,按剑欲杀田舍翁。
翁本帝仇今作辅,逆鳞易批难论功。
后闻君言心惨恻,自古君明则臣直。
客路悠悠日易昏,侁侁行子竞先奔。
脂车秣马叮咛汝,万里长途初出门。
学采芹香泮水春,无端喜色动亲邻。
共言席上儒珍贵,不说儒冠能误人。
爱尔年方少,为人好向前。
长教从质朴,慎勿效轻儇。
待贾开书椟,勤耕守砚田。
拥戴当年志不摇,可怜积毁骨能销。
精诚岂肯同王凤,逼迫无端等薄昭。
绫锦虚劳颁内帑,画图真可冠诸僚。
种木须种松,松有四时芳。
种草须种兰,兰有千里香。
众木岂不大,秋至即凋伤。
玉署三时晓,金羁五日归。
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
池镜分天色,云峰减日辉。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浔阳却到是何日,此地今无旧使君。
长忆穷冬宿庐岳,瀑泉冰折共僧闻。
故人谢城阙,挥手碧云期。
溪月照隐处,松风生兴时。
旧林日云暮,芳草岁空滋。
曾道名驹汗血回,千金身价重登台。
而翁此日方悲失,稚子无心貌得来。
目下骊黄应莫辨,毫端变化若为开。
青骐按东南,倾盖即如故。
山城久倾圮,筹画真时措。
愧我庸驽才,乃荷伯乐顾。
玉节下九关,照耀东南来。
桑蓬志有在,萍梗胡为哉。
爱君鸾凤姿,愧我鹪鹩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