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肯惺惺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


紫云有语君知否?


莫唤分司御史来。

儿童拍手闹黄昏,应笑山公醉习园。


纵使先生能一石,主人未肯独留髡。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欲行且起行,欲坐重来坐。


坐坐行行有倦时,更枕闲书卧。



病是近来身,懒是从前我。

平生相见即眉开,静念无如李与崔。


各是天涯为刺史,缘何不觅九江来。

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


夔卨定求才济世,张雷应辨气冲天。


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初因弹劾死东川,又为亲情弄化权。


百口共经三峡水,一时重上两漫天。


尚书入用虽旬月,司马衔冤已十年。

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


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度门能不访,冒雪屡西东。


已想人如玉,遥怜马似骢。


乍迷金谷路,稍变上阳宫。

萧条一陋巷,频日见马蹄。


归来稚子告,有客云将暌。


始知君其南,复叹我向西。

日暮穷途泪满襟,云天南望羡飞禽。


阮肠暗与孤鸿断,江水遥连别恨深。


明月既能通忆梦,青山何用隔同心。

苍苍难可问,问答亦难闻。


落叶平津岸,愁人李使君。


文章应力竭,茅土始天分。

苦遭前政堕危机,二十馀年咏式微。


天上谪仙皆欲杀,海滨大老竟来归。


故园松菊犹存否,旧日人民果是非。

花飞絮落水和流,玉署词臣奉诏游。

四面看人随画鹢,中流合乐起眠鸥。

皇恩自抱丹心报,清颂谁将白雪酬。

几日栖东屿,昔林今若何。


主人能醉客,世事且狂歌。


黄鸟晴吟竹,红蕖晚出波。

异乡丹旐已飘扬,一顾深知实未亡。


任被褚裒泉下笑,重将北面哭真长。

遥思同调更怜才,梦断羊城晓角哀。


愁垒岂能因酒破,诗魔何意送穷来。


剑悬古壁双龙冷,萝翳幽窗万卷开。

乘骢来日下,聚梗及春边。


拟得论心喜,犹迟见面缘。


梦魂悬此夕,容鬓忆当年。

汉相沙堤连甲第,石家金谷有名园。


雍容陌上临邛骑,潋滟斋中北海樽。


过闰已惊春色早,离城殊少俗尘喧。

云山别后岁空长,此日惊闻折桂香。


巨笔早曾期雪夜,燕花还喜踏春塘。


奔云逸足鞭尤健,作赋鸿名志自强。

今日何居忽鼎来,眉心黄气十分开。


青帘稳下东三峡,绣斧相逢两外台。


抱病拾遗修破帽,罢官陶令觅残醅。

囊中书是居山写,海畔家贫乞食还。


吾子莫愁登第晚,古人惟爱贱游闲。


舟行散适江亭上,郡宴歌吟蜡烛间。

九地一阳今渐回,道傍山寺独徘徊。


拾薪煮茗消馀日,刻竹题诗试老才。


黄纸正悬天下望,锦衣遥为故人来。

西风病客拥归航,落日怀人一水长。
把笔尚闻歌蜀道,观涛何日泛钱塘。
冰衔久辍文章伯,鼎席遥虚政事堂。
兰沙如雾倩蓝丛,缥缈鸾歌下远空。
玉露只垂金掌内,仙飙常发御垣东。
人间兄弟何能及,塞外交游孰与同。
时时闻说故人死,日日自悲垂老身。
白发不生应不得,青山长在属何人。
逢人每问李蓉湖,晚兴春来倩杖扶。
画有幅巾真称尔,传无椽笔枉教吾。
全归地拟诸君子,终养天成一丈夫。
百年家学有箕裘,晚擢高科仕亦优。
北斗望中心凤阙,西山归处首狐丘。
一封诰尚虚新墓,万卷书还满旧楼。
郁孤台下鸮夜啼,白日惨惨愁云低。
三年戎幕庾岭北,万里旅榇巫峰西。
江湖落落岁复月,风雨萧萧山更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