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榕园造纸俟村书,想见承平乐艺馀。
七十三年文采旧,忆过小雪浪斋居。

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


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

壁立孤峰倚砚长,共疑沉水得顽苍。


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


山下曾逢化松石,玉中还有辟邪香。

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


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赣江西来千里许,流到阁前虎须怒。
旌阳横剑居上头,却喝长江教倒流。


跳作漩花雪山立,溅得琳房满山湿。

弃官学道勾山许,学到至人本无怒。

谪居杜老尝东屯,波涛绕屋知龙尊。


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


野人相望夹水住,扁舟时过江西村。

平生所愿识荆州,别乘还容接胜流。


异日崩腾惊海面,新诗清绝似槎头。


常嗟盛事千年隔,谁谓馀光一旦收。

居庸灭烽惟留屯,时平更觉将军尊。


铃斋看雪拥衲坐,急鼓又报边城昏。


百壶高宴梨栗圃,千里未尽桑麻村。

中山士马如云屯,号令惟觉将军尊。


熊旗犀甲罗左右,金钲鸣鼓喧朝昏。


少年畎亩老为将,谁能复记躬耕村。

阁迥玄潭出,山回绀殿虚。


云霞窥坐榻,神鬼护精庐。


何意终逃禄,谁同赋遂初。

别来人欲老,尺素不曾逢。


每望长干月,疑闻内院钟。


雨花飘座麈,雪浪起林峰。

祗林遥见白毫光,发祝多年尚未苍。


菩萨应期生下土,圣人此日出西方。


阶前记腊松长在,座上拈花菊正香。

如何当此地,亦得见名僧。


托尽他乡钵,传来几代灯。


烟霞生有果,云水迹无凭。

云气掩禅栖,山空鸟自啼。


塔阴依日转,铃语坠风低。


白社虚牛首,青山费马蹄。

书在名山尽上乘,只今那得拜孙登。


齐盟坛坫群公后,快睹须眉十载曾。


病起入门惟玉钥,觉时舍筏即金绳。

进帆文江曲,江水清且涟。


水宿倦独往,岩栖久无缘。


倏经雪浪石,问讯飞霞前。

至人发兴真卓诡,以画喻石石喻水。
埋盆激水写离堆,坐揽岷峨五千里。
岷峨到眼归不得,海上石芝行可食。
霁色溪回塔院明,春衫初试出郊行。
松阴远送啼莺合,磴道青随踏草平。
颓后讲台云自入,馔成香粒昼相迎。
老夫归兴满青山,竹里逢僧心事间。
沧海路寻杯底渡,白门家在定中还。
传经几译西来意,杖锡谁从北渡关。
云拖残雨敛前峰,翠色寒光溢几重。
应有诗人偏着眼,时施膏沐为渠容。
云外亭亭耸翠环,天荒地老两峰闲。
若教工部尝经眼,未肯将诗誉玉山。
山闲草木四时新,一脉清溪不染尘。
忽见渔郎惊借问,却疑侬是武陵人。
一曲刘郎发棹歌,欢情未已奈悲何。
只今回首空陈迹,依旧秋风卷素波。
日锁群峰欲下迟,茏葱一片冷胭脂。
醉吟著我扁舟尾,画出坡游赤壁时。
月出山头未数竿,仙人掌上玉团团。
瑞光冷射三千丈,绝胜碧莲峰下看。
古垒云藏一径微,河山依旧昔人非。
贪徵往古兴亡事,不觉城头雨湿衣。
峡束洪流起怒涛,乱翻晴雪与云高。
徐看行处元无事,小处区区枉用劳。
杰阁岧峣瞰碧流,江山佳胜昔年游。
灵幡静拂青螺岫,绛阙遥临白鹭洲。
九泽云闲仙鹤曙,重潭天醮老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