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荷边弄水一身香,竹里招风满扇凉。


道是秋来还日短,秋来闲里日偏长。

胡床倦坐起凭栏,人正忙时我正闲。


却是闲中有忙处,看书才了又看山。

去岁中秋政病馀,爱它月色强支吾。

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

月到南窗小半扉,无灯始觉室生辉。


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前年银界接天迷,去岁金盘涌海低。


漂泊相逢重一笑,秦淮东畔女墙西。

一番磨炼一重关,悟到无生心自闲。

探得真源何所论,繁枝乱叶尽须删。

人生固有命,物生固有定。


岂谓人最灵,不如物正性。


或闻阴有鬼,善能致人死。

一榻仅容膝,身心俱寂然。


直缘知乐内,亦不为安禅。


棐几陈编掩,竹窗残局捐。

踽踽出东轩,徐徐步小园。


何须从吏卒,亦不引儿孙。


蹑屐寻莎径,携筇拨水源。

静坐西山深有益,等闲人事稀逢。
终朝饭饱恣疏慵。
养成清静体,化出主人公。

兹方信闲适,吏事随所遣。


白日偶属余,胡为但令晏。


渔猎千古间,所得亦已鲜。

我爱水边坐,一洗尘俗情。


见斯逝者意,得我幽人贞。


漠漠苍苔合,寂寂野云荣。

我爱华闲坐,于兹见天心。


旭日照生采,皎月移来阴。


栩栩有舞蝶,喈喈来鸣禽。

一自男儿堕地来,戴高履厚号三才。


未曾一膜颜先隔,何事千山首不回。


一静自能开百障,老翁依旧返婴孩。

我爱树下坐,终日自翩跹。


据梧有深意,抚松岂徒然。


亮哉君子心,不为一物牵。

我爱山中坐,恍若羲皇时。


青松影寂寂,白云出迟迟。


兽窟有浚谷,鸟栖无卑枝。

一片灵明一敬融,别无馀法可施功。


乾坤浩荡今还古,日月光华西复东。


莫羡仙家烹大药,何须释氏说真空。

静坐非元非是禅,须知吾道本于天。


直心来自降衷后,浩气观于未发前。


但有平常为究竟,更无元妙可穷研。

偶来山中坐,兀兀二旬馀。


澹然心无事,宛若生民初。


流泉当几席,众山立庭除。

兀兀何为者,朝曦属夕阴。


六经疑处破,一气静中深。


宵汉孤县榻,乾坤壮盍簪。

绳床欹坐任崩颓,双眼醒醒闭复开。


日月更无闲里过,风骚时有静中来。


天真自得生难舍,世幻谁惊死不回。

日日只腾腾,心机何以兴。


诗魔苦不利,禅寂颇相应。


砚满尘埃点,衣多作卧棱。

坐卧与行住,入禅还出吟。

也应长日月,消得个身心。

默论相如少,黄梅付嘱深。

岁晏常多白昼阴,软帘毡帐御寒侵。


观书偶要得天隐,作传定难题醉吟。


犬吠远闻风绰散,叶凋谁顾雨堆深。

作意投床寐不熟,嗒然隐几睡偏安。


从来万事无心好,心到无心自是难。

日午风休树不哗,蚀残香篆伴南华。


忽闻霜鸟如春鸟,闲想芦花作柳花。

竹林绕屋午阴凉,静坐轩中觉日长。


合眼齁齁闲数息,案头销尽一炉香。

菊后梅前冷落时,剪檀雕蜡酪为肌。


人从老处亲平淡,花向无中补阙亏。


地暖不忧春近远,窗空惟映月参差。

老来堪静坐,多虑恐伤神。


诗不推敲就,情惟淡泊真。


香阶花影覆,芳树鸟声频。

閤门交处迥分途,十二朱廊白石趺。


坐借病身双足敛,稿翻经学寸心孤。


雅音不数巴人倡,拙手空惭晋帖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