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
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


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朐山压海口,永望开禅宫。


元气远相合,太阳生其中。


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

三茅乃郡城内山高处,襟带江湖,为胜览最欢喜地。
时乎积雪初晴,疏林开爽,江空漠漠寒烟,山回重重雪色。
江帆片片,风度银梭,村树几家,影寒玉瓦。

殷、齐,中也。


  斯、誃,离也。


  谡、兴,起也。

危阁耸层峦,松涛五月寒。
太湖十万顷,斜浸碧阑干。


杯中映滵汩,槛外腾超忽。

逶迤导绝顶,旷朗澄心颜。


襟带萦吴楚,表里见湖山。


长风散庵霭,遥岭若连环。

怅望江门烟雨浓,先朝空有玉台钟。


湘妃万古馀斑竹,望帝三春在碧峰。


挥断金戈时已尽,歌残薤露去无从。

两眼高凭何处空,白龙犹在有无中。


旁观莫道昆仑小,气盖东南万万峰。

手拍昆仑歌泬寥,虹桥月下拜相邀。


回头笑向玄真子,才到葵山怕路遥。

十载安危此地分,豺狼一旦自成群。


烽烟江上愁回首,只向深山望白云。

北固峰头醉倚阑,两山秋作画图看。


海门对涌青霞阙,江面双浮碧玉盘。


风静帆樯行树杪,天空楼阁出毫端。

嶂前松栝九秋残,紫逻东回路几盘。
秦戍风烟馀燧火,粤门天地一泥丸。
铁桥云落银涛涌,朱鸟星高玉舄寒。
千山万山列眼底,倚天空碧不知止。
眼中沧海小如杯,海上浮云白如纸。
流虬一发来青青,鲲身隐约浮东宁。
蘋浪蹴帆移别浦,笋舆邀我度遥岑。
云开震泽水银溢,风掠洞庭螺翠深。
神井千寻龙起蛰,幽岩四面石成林。
峨峨方石台,千尺凌晨烟。
昔闻山中叟,曾此逢飞仙。
棋局观未终,倏忽更岁年。
萦磴入苍霭,断厓倚晴暾。
天飙荡□驶,城气回瞩昏。
磐石偃危椒,谷王浩无垠。
灵湫注目一时同,绝顶孤攀似发蒙。
历历蜗庐迷远近,依依蚁垤抱西东。
穹青一色秋无价,积水千寻日耀空。
五月辞人喧,浮舟信沿洄。
连雨忽澄霁,千崖洗莓苔。
遂登铜井巅,旷望无氛埃。
石罅天开古洞幽,安期遗舄至今留。
灵岩尚长尧时韭,丛樾中藏汉代楸。
竟与王乔璈笛伴,不从徐市制书求。
万叠嶙峋紫翠重,长松寂历似秦封。
采芳谁与寻三秀,访古空闻化九龙。
云径寺荒犹驻鹤,春山花发引携筇。
嶕峣摩苍天,万壑泻激濑。
古木猿狖啼,阴崖鬼神会。
四顾何茫茫,始讶坤舆大。
天半龙门峡,云间启母祠。
遥岑何窈窕,残照与参差。
鬓发风尘早,烟霞日月迟。
荦确通微径,高崖势欲骞。
晴云开二室,秋色满中原。
烟暝千林接,风回万壑奔。
小驻人间七十秋,沧桑几度不关愁。
到来咫尺蓬瀛路,万里沧波一叶舟。
五月辞人喧,浮舟信沿洄。
连雨忽澄霁,千崖洗莓苔。
遂登铜井巅,旷望无氛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