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皂帽翩翩去,黄山若个峰。


莫将瓢与笠,深隐白云重。

远游宁得恋交亲,落魄江南二子贫。


谁解弓旌求国士,仅闻鱼鸟待诗人。


溪头烟水青丝笮,岳下秋风白葛巾。

秋晚陟浮丘,西临古渡头。


钟声沉断岸,桥影散中流。


雪让芦花密,云排稻穗稠。

秋物已潇洒,临高念岁穷。


阵收群雁没,峰断片云空。


月色山川内,笛声关塞中。

相逢坐上客,俱是此乡人。


重见兵前面,能全窜后身。


月迟疑夜短,风乍觉寒新。

山中多豫章,门巷绿成行。


晴日花明夏,南风叶泛凉。


密阴同岸杞,远色并畦桑。

名山十幅画图中。
冷意入青松。
蒲团破石呈奇态,又宛然、偃蹇苍龙。

花朝浅约,俊侣成欢偶。
天气乍阴晴,省逢迎、风娇雨秀。
临岐悄悄,蓦道踏青游,浓意透。

江山如画,认留真图稿。
始信文殊恣探讨。
细看来、不是云海茫茫,原只是、豪气胸中多少。

秋深木落草阑珊,遥望皖公独掩关。


莫道高人能遁世,世间元亦有灊山。

淩敲台上石零丁,露草骨丝虫乱鸣。


独有东山无改换,几番冷眼看升平。

眼前好景重阳节,羸马难寻郭隗台。


碣石晴云宫树迥,燕山积翠凤城开。


深杯坐惜持螯会,短发羞称献赋才。

十载清游得重寻,风门小立契初心。


上盘直与云天近,下瞰不知岩壑深。


浥露黄花平衬地,著霜红叶巧依林。

四千里许恭参谒,一两日来那便辞。


欲去重看人世佛,本来教得自家师。


石松拱立如相送,涧竹扶行胜自持。

兹山如海亦如天,心有归依足倍前。


藜杖掷来猿忽引,松关开著虎常眠。


客装仅似头佗卸,乡贯多烦上座传。

维扬不久客,故里有黄山。


厌听竹西唱,欲怡松际颜。


鸾高方解啸,鹤在更知还。

言命嵇生驾,钱塘访物华。


香街接垂柳,绣户杂衔花。


刹映湖中寺,帆停海上槎。

仙岭媚春华,浮泉杂绮霞。


云中回碧草,天上泛桃花。


流蔽金堂宅,源从玉女家。

戚家希素德,文族隐高搴。


紫芳金洞掇,升诀羽人传。


吸景移尘骨,餐砂引世年。

洞壑容丘宅,灵源曹阮家。


辟岩皆玉府,流水亦丹砂。


五色云方吐,千年树乃花。

问尔浮生近若何,夫君高谊古人过。


座中客散黄金尽,镜里愁添白发多。


末路酒杯无去住,忧时谈笑有风波。

旧山何处,想紫阳天半,溪潭幽绝。
市隐扬州挥手去,一任雨玲风铁。
水渌新安,花浓樵贵,处处雏莺舌。

洞里百花,洞外锦霞,采药真生计。
便千年,高卧翠微中,再相传桃源天地。
石方床蘧蘧睡足,松泉互引,不晓红尘世。

黄山家者,见多少虚名,唯君称绝。
阅尽人间风景恶,苦忆山中唤铁。
诗癖能耽,词情独赏,啸匹因霄舌。

甲辰十月游旧京,萧条旅宿闻尔名。
方龚悃款为陈说,慷慨结客楼君卿。


长贫不妨用我法,久客毋乃非人情。

髯龙飞空去云急,雨翁蹋云挽龙入。
猩啼鹤怨凝春愁,三十六峰黛鬟湿。


紫阳照空天夜明,栖烟采玉唐宣平。

莫放微云点太清,欲将游目泫孤亭。


十年去国心长赤,一月看山眼未青。


多病情怀千日酒,穷途生事五侯鲭。

雅道于今久寂寥,规模君肯到祈招。


鲸牙浪阔倾三峡,鹏背云高负九霄。


但觅图书供闭户,不忧勋业误题桥。

雨足郊原长稻孙,竹舆去路踏秋芬。


近村篱落低临水,直面峰峦半出云。


晚径无人重着履,夜堂有酒更论文。

居士逢场了世终,却寻机语凋天然。


我来不问三三句,乘觅康壶炷暖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