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七节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
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
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慧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
上人,我此踏碓八个馀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童子引至偈前礼拜。
慧能曰:“慧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
慧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
别驾言:“汝亦作偈?
其事希有。”
慧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慧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
各相谓言:“奇哉!
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众以为然。

翻译

展开更多

注释

展开更多

评析

展开更多

赏析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慧能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