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野菜在此时节生长,珍贵无比,我将它烹煮后送给西边邻居那位因饮酒而生病的人。他应当立刻起身趁热食用,无需再洗面或整理头巾,只管享用便是。
以上为【送煮菜赠包安静先生】的翻译。
注释
1. 煮菜:指将采摘的野菜烹煮而成的食物。
2. 包安静先生:人名,生平不详,应为苏轼邻里或友人,“安静”或为其字或号,寓性情恬淡之意。
3. 野菜:野生可食植物,在古代常为贫士或隐者所采食,象征清苦生活中的自然之味。
4. 此出:此时此地生长而出,强调时令与地域之珍稀。
5. 珍又珍:极言其珍贵,重复用字加强语气。
6. 西邻:西边的邻居,点明受赠者居所方位,亦显关系亲近。
7. 病酒人:因饮酒过量而致身体不适者,亦可引申为借酒消愁之人。
8. 便须:应当、应该,带有劝勉语气。
9. 和热吃:趁热食用,“和”意为“趁”或“随着”。
10. 不消:不必、不需要;“洗面裹头巾”为古人起床后整理仪容之举,此处劝其不必拘礼,直接进食即可,体现关切之情。
以上为【送煮菜赠包安静先生】的注释。
评析
此诗题为《送煮菜赠包安静先生》,是苏轼在贬谪生涯中所作的一首生活小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赠送煮菜这一日常行为,展现了诗人对邻里友人的关怀与体贴。诗中“野菜”象征清贫生活中的珍馐,也暗含诗人安贫乐道、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病酒人”既指身体不适,也可能隐喻精神上的困顿,而“和热吃”则是一种温暖的劝慰与疗愈。整首诗以简驭繁,于平淡中见深情,体现了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以上为【送煮菜赠包安静先生】的评析。
赏析
这首小诗以极简笔法描绘了一幅温情的生活画面。首句“野菜此出珍又珍”,看似夸张,实则道出了在困顿生活中,一箸野蔬亦成至味的心理真实。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却能在粗茶淡饭中品味人生真趣,此句正是其“清欢”美学的体现。次句“送与西邻病酒人”,由己及人,将个人所得分享于困顿之人,彰显仁者之心。后两句尤为生动:“便须起来和热吃”语气温和而坚定,似有催促之意,饱含关切;“不消洗面裹头巾”则打破日常礼节,传达出“饮食疗身,情意疗心”的深意。全诗无典故堆砌,无辞藻雕饰,却在平实中见真情,在琐事中见境界,充分展现了苏轼“以俗为雅”的诗歌艺术。
以上为【送煮菜赠包安静先生】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未对此诗单独评述,但将其归入元祐或贬谪时期生活诗作,认为此类诗“多写日常琐事,语浅情深,可见其胸襟洒落”。
2. 清代纪昀评苏轼诗云:“东坡诗多率意而工,此等小诗,愈朴愈真。”虽非专评此诗,然可移用于此。
3. 孔凡礼《苏轼年谱》提及苏轼在黄州、惠州期间常采野菜馈赠邻里,此类诗作反映其“亲民近物、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
4. 王水照《苏轼选集》指出:“苏轼晚年诗趋于平淡,然平淡中有至味,如馈菜、赠药之类,皆见仁心。”
5. 《宋诗精华录》未收录此诗,然同类型作品如《撷菜》《雨后行菜圃》等均被称“于寻常处见不寻常之味”。
以上为【送煮菜赠包安静先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