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大学》的深远本源不易穷尽,古人从童蒙时代就立下志向。
饮酒至醉时犹能保持温和自持,方才成就德行;睡梦之中也持守斋戒庄重,始能显现功夫。
像贾谊那样痛哭,谁真能为沉沦的世人悲悯?但只要努力实践,便足以改变雕虫小技般的无用文风。
天空的乌云终将散去,我所信奉的儒道,当如正午的太阳,永恒长存,光耀中天。
以上为【又明日復作长句自规】的翻译。
注释
自规:自我规诫。
大学:儒家经典《四书》之一,核心为“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渊源,指其根本道理。
童蒙:年幼无知的儿童。
温克:语出《诗经·小雅·小宛》“人之齐圣,饮酒温克”,指饮酒虽醉,犹能温和而自持。
斋庄:斋戒而庄重。指内心虔诚,仪态端庄。
痛哭孰能悲陷溺:化用西汉贾谊《治安策》中“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之典。陷溺,指世人沉沦于错误或苦难之中。
雕虫:比喻小技、末道。扬雄《法言》称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此处指徒有文采而无益于世的学问或写作。
云翳:阴云。比喻邪说、困境或心中的私欲杂念。
吾道:我所信奉的儒家圣贤之道。
以上为【又明日復作长句自规】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陆游晚年深刻的自我规诫之作。诗人以儒家经典《大学》为旨归,阐述了其“立志”、“力行”的修养功夫,并表达了对于“吾道”的坚定信念。全诗将内在的道德自律(醉、梦)与外在的社会关怀(痛哭、陷溺)相结合,最终在“云翳终散”、“日道中天”的宏大景象中,展现出一种坚不可摧的道德自信与乐观精神,是陆游作为理学家的修养实践与作为诗人的豪情的集中体现。
以上为【又明日復作长句自规】的评析。
赏析
此诗展现了陆游作为理学实践者的严肃面貌。首联开宗明义,将求索的目标指向儒家修齐治平的“大学”本源,并强调须如“古人”般自幼“立志”,这是修养的根基。颔联是全诗最精微处,诗人将修养的功夫推向极致,要求自己在两个最容易失于检束的时刻——醉酒与睡梦之中,依然保持“温克”与“斋庄”。这是一种“慎独”功夫的深化,追求的是毫无间断的道德自觉,体现了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苛刻要求。颈联由内省转向外望,“痛哭”一句,既有对贾谊般忧国忧民之情的追慕,也隐含了对世人不悟、己志难伸的无奈;但诗人旋即振起,以“力行”自勉,坚信切实的实践远胜于空谈与无用的文辞。尾联以壮丽的景象作结,“太空云翳”象征一切暂时的困难与阴霾,“终当散”三字斩钉截铁,充满了对真理必胜的信念;而“吾道如日正中”的比喻,更是其一生坚守儒道、至死不渝的铮铮誓言,气象宏大,光辉夺目。
以上为【又明日復作长句自规】的赏析。
辑评
清·李调元《雨村诗话》:
“放翁晚年诗,多自规自励之语。《又明日復作》篇中‘醉犹温克’、‘梦亦斋庄’一联,可谓刻厉至此,直欲无处不下功夫,真理学中人也。”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放翁……以《大学》为宗旨,故其诗云‘大学渊源不易穷’。至其修养之功,如‘梦亦斋庄’等句,虽朱子见之,亦当首肯。”
近代·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
“此诗乃放翁绍熙四年(1193)冬作于山阴,时年六十九。诗中‘力行’、‘吾道’诸语,可见其晚年涵养之功,与朱熹‘持敬’、‘穷理’之说,若合符节。”
以上为【又明日復作长句自规】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