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guǒ bù gān zhè。
本草纲目 · 果部 · 甘蔗。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gān zhè zhē。
释名 竿蔗、遮。
qì wèi zhè gān píng sè wú dú。
气味 (蔗)甘、平、涩、无毒。
zhǔ zhì fā rè kǒu gàn xiǎo biàn chì sè。
主治 发热口干、小便赤涩。
qǔ gān zhè qù pí,
取甘蔗去皮,
jué zhī yàn xià。
嚼汁咽下。
yǐn jiāng yì kě。
饮浆亦可。
fǎn wèi tǔ shí。
反胃吐食。
yòng gān zhè zhī qī shēng shēng jiāng zhī yī shēng,
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
hé yún,
和匀,
měi rì xì xì yǐn fú。
每日细细饮服。
gān ǒu bù xī。
干呕不息。
yǒu zhè zhī wēn fú bàn shēng,
有蔗汁温服半升,
měi rì sān cì。
每日三次。
jiā jiāng zhī gèng hǎo。
加姜汁更好。
xū rè ké sòu,
虚热咳嗽,
kǒu gàn tì tuò。
口干涕唾。
yòng gān zhè zhī yī chéng shì bàn qīng liáng mǐ sì hé,
用甘蔗汁一程式半、青粱米四合,
zhǔ zhōu chī。
煮粥吃。
měi rì èr cì。
每日二次。
jí rùn xīn fèi。
极润心肺。
以上为【本草纲目·果部·甘蔗】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宾门、仁频、洗瘴丹。气味苦、辛、温、涩、无毒。主治痰涎为害。
释名茅搜、茹芦、地血、染绯草、血见悉、风车草、过山龙、牛蔓。气味(根)苦、寒、无毒。主治吐血。
释名马蹄决明。气味(子)咸、平、无毒。主治多年失明。
考释李时珍在该药发明项下曰:“蓝水、染布水,皆取蓝及石灰能杀虫解毒之义。”又在草部蓝淀一药的释名项下曰:“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
主治寒湿脚气。用烧红的砖放入陈臭的淘米水中渍过,趁热布包,两膝夹住,上盖棉被,三、五次可愈。眼睛红、肿、痛。
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气味辛、寒、无毒。
释名亦名孩儿茶、乌垒泥。制法:用细茶末装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出,捣汁熬制,即成乌爹泥。原产地在云南一带。
释名野猫气味肉:甘,平,无毒。主治诸疰。治风湿,鬼毒气,皮中如针刺。
苏轼 · 宋代 · 诗
南行度关山,沙水清练练。行人已愁绝,日暮集微霰。殷勤小梅花,仿佛吴姬面。
白居易 · 唐代 · 诗
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
陆游 · 宋代 · 诗
喔喔晓鸡鸣,迢迢残漏声。拨衾幽梦断,褰幌小窗明。獠婢篝衣暖,山童拥彗行。
张耒 · 宋代 · 诗
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
周紫芝 · 宋代 · 诗
帝城春近俗熙熙,师宰功高不事知。天上中人传诏日,御前蕃使贺年时。
张羽 · 明代 · 诗
幸逃斤斧忧,独抱风霜节。时有饥禽来,枝头弄明月。
刘攽 · 宋代 · 诗
山木琼瑶合,溪风虎豹哀。旧林迷处所,破斧独归来。世路深泥滓,生涯半死灰。
王镃 · 宋代 · 诗
唐时吕岩叟,换骨成神仙。遗丹传老树,变化延其年。丹香忽融液,散入苍崖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