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南行越过边关山岭,沙溪流水清澈如白练。
旅人早已满心愁绪,日暮时分又飘起细小的雪粒。
那小小的梅花殷勤相迎,仿佛吴地少女秀丽的容颜。
暗香随我一路前行,回望时却惊见千片梅花纷纷飘落。
至今当我展开画图观赏,年老的眼睛几乎要流下泪来。
内心幽深的情怀难以言说,只能托付归梦,请你家代为传情。
以上为【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梅花】的翻译。
注释
1. 王伯扬:北宋人,生平不详,应为苏轼友人,收藏画家赵昌作品。
2. 赵昌:北宋著名花鸟画家,以写生著称,尤擅画花果、折枝花卉,风格清丽逼真。
3. 关山:泛指旅途中的险阻山岭,亦含离别之意。
4. 练练:形容水流清澈洁白如白绢的样子。
5. 微霰(xiàn):细小的雪珠,即雪粒,常在初冬或春寒时出现。
6. 吴姬:吴地的女子,江南美女的代称,此处比喻梅花如美人面容般清秀动人。
7. 暗香:梅花特有的清幽香气,典出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
8. 凄欲泫:凄然欲泪,泫然流泪之意。
9. 幽怀:深藏内心的复杂情感,多指思念、感伤等难以言说之情。
10. 归梦君家倩:希望借梦境回到你家,请你代为传达我的情怀。“倩”在此处有“请托”之意。
以上为【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梅花】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苏轼为友人王伯扬所藏赵昌所绘《花四首·梅花》题写的题画诗。诗中融合了旅途实景、个人情感与画境想象,通过“南行度关山”引出羁旅之愁,以“小梅花”象征纯洁美好,既写眼前之景,又寄情于画中之梅。诗人由实入虚,由自然梅花转入画中梅花,抒发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和对友情的深切寄托。全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题画诗“即物寓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梅花】的评析。
赏析
本诗为典型的宋代题画诗,将现实经历、主观情感与艺术图像巧妙融合。开篇写南行旅途,“关山”“沙水”勾勒出苍茫背景,“行人已愁绝”直抒胸臆,奠定哀婉基调。而“日暮集微霰”更添寒意,使情绪愈发低沉。此时“小梅花”突然出现,成为黯淡旅途中的亮色——它“殷勤”相迎,如“吴姬面”般柔美,赋予自然以人格温度。
“暗香随我去”一句,既写梅花香气萦绕不去,也暗示美好记忆的伴随;“回首惊千片”则笔锋陡转,由静美转入凋零之痛,“惊”字极富张力,表现诗人面对盛景易逝的震撼与无奈。
后转入画境:“至今开画图”,说明此前所写或为回忆,或为观画时的联想。画中梅花依旧,而诗人已老,故“老眼凄欲泫”,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结尾“幽怀不可写”道尽言语之局限,唯有托诸归梦,情致绵长,余韵悠远。
全诗结构缜密,从行旅到观画,从实景到心境,层层递进,体现出苏轼融通诗画、寄情于物的艺术高度。
以上为【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梅花】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按语:“此诗以画梅为媒,写羁旅之思与人生迟暮之感,语淡而情深。”
2. 清·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情景交融,不粘不脱,题画而超乎画外,大家手笔。”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回首惊千片’五字,写尽繁华易逝之悲,非身历者不能道。”
4. 钱钟书《谈艺录》:“东坡题画,每能化静为动,使纸上之花,成心中之忆,此诗‘暗香随我去’一联,尤为神来之笔。”
以上为【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梅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