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qiàn cǎo。
本草纲目 · 草部 · 茜草。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máo sōu rú lú dì xuè rǎn fēi cǎo xuè jiàn xī fēng chē cǎo guò shān lóng niú màn。
释名 茅搜、茹芦、地血、染绯草、血见悉、风车草、过山龙、牛蔓。
qì wèi gēn kǔ hán wú dú。
气味 (根)苦、寒、无毒。
zhǔ zhì tù xiě。
主治 吐血。
yòng qiàn gēn yī liǎng,
用茜根一两,
dǎo chéng mò。
捣成末。
měi fú èr qián,
每服二钱,
shuǐ jiān,
水煎,
lěng yǎn,
冷眼,
yòng shuǐ diào mò èr qián fú yì kě。
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
fù nǚ jīng bì。
妇女经闭。
jiān jiǔ fú。
煎酒服。
zhōng dú tù xiě xià xuè rú zhū gān yòng qiàn cǎo gēn suō hé yè gè sān fēn,
盅毒(吐血、下血如猪肝)用茜草根、蓑荷叶各三分,
jiā shuǐ sì shēng,
加水四升,
zhǔ chéng èr shēng fú。
煮成二升服。
tuō gāng。
脱肛。
yòng qiàn gēn shí liú pí gè yī bǎ,
用茜根、石榴皮各一把,
jiā jiǔ yī wǎn,
加酒一碗,
jiān zhì qī chéng,
煎至七成,
wēn fú。
温服。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茜草】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毛刺。气味皮:苦、平、无毒。肉:甘、平、无毒。
释名至掌。大者名马蜞、马蛭、马蟥、马鳖。气味咸、苦、平、有毒。
释名陵蠡、土蜗、托胎虫、鼻涕虫、蜒蚰螺。气味咸、寒、无毒。主治蜈蚣咬伤。
释名白瓜、水芝、地芝。气味白冬瓜:甘、微寒、无毒。瓜练:甘、平、无毒。
释名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气味(子)微苦、温、有小毒。(花)甘、滑、温、无毒。
释名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气味(子)苦、温、无毒。(白蒺藜:甘、温、无毒)主治腰脊痛。
释名亦名“獐耳细辛”。气味(根)苦、平、有毒(入口使人吐血)。主治各种恶疮、疥痂、瘘蚀、皮肤虫痒等。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利小便,治风秘不通,五膈气,并脐下结气,煮汁饮之。胡人用治疳疾。
李贺 · 唐代 · 诗
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
范成大 · 宋代 · 词
北客开眉乐岁,东君着意华年。遮风藏雨晚云天。应怕杏梢红浅。
许浑 · 唐代 · 诗
晚过石屏村,村长日渐曛。僧归下岭见,人语隔溪闻。谷响寒耕雪,山明夜烧云。
梅尧臣 · 宋代 · 诗
旧友尹师鲁,尝作送子文。文存人已殁,行复我何云。平时为郡尉,遐方宜抚军。
赵师秀 · 宋代 · 诗
岂谓声名早,番成不遇非。赋曾天子见,诗有世人知。忽种松三尺,终乖桂一枝。
皎然 · 唐代 · 诗
山顶东西寺,江中旦暮潮。归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尹志平 · 元代 · 词
身心裂转。便是元初真目面。裂转身心。
萨都剌 · 元代 · 诗
汉密将军开大府,门外纷纷客如雨。繁弦急管耳厌闻,要听山中百禽语。购求走马东海头,海头百禽声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