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gǔ bù shāo jiǔ。
本草纲目 · 谷部 · 烧酒。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huǒ jiǔ ā lá jí jiǔ。
释名 火酒、阿剌吉酒。
qì wèi xīn gān dà rè yǒu dà dú。
气味 辛、甘、大热、有大毒。
zhǔ zhì xiāo lěng jī hán qì,
主治 消冷积寒气,
zào shī tán,
燥湿痰,
kāi yù jié,
开郁结,
zhǐ shuǐ xiè zhì huò luàn nüè jí yē gé xīn fù lěng tòng yīn dú yù sǐ shā chóng pì zhàng,
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
lì xiǎo biàn,
利小便,
jiān dà biàn,
坚大便,
xǐ chì mù zhǒng tòng,
洗赤目肿痛,
yǒu xiào。
有效。
以上为【本草纲目·谷部·烧酒】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家狸。气味头骨:甘、温、无毒。主治心下鳖瘕。
释名并榈、棕树、唐棕、唐棕榈、山棕气味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有人认为有毒。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平、无毒。
释名解蠡、芑实、莘米、回回米、薏珠子。气味(仁、根)甘、微寒、无毒。主治风湿身疼,日暮加剧。
释名乌草、小青,山陵翘。气味(花、叶)苦、微寒、无毒。主治大腹水肿。
气味(根、叶)甘、寒、无毒。主治咳嗽痰哮。用苎麻根(煅,存性)研细,取生豆腐蘸药三、五钱吃下。
释名亦名苦、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热病发狂。
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气味辛、寒、无毒。
释名鬼芋、鬼头。气味(根)辛、寒、有毒。主治痈肿风毒(磨浆敷涂)。
岑参 · 唐代 · 诗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
杨万里 · 宋代 · 诗
海棠着意唤诗愁,桃李才开又落休。小雨轻风春一半,去年今日在严州。
贺铸 · 宋代 · 词
粉香映叶花羞日。窗间宛转蜂寻蜜。欢罢卷帘时。
左丘明 · 周代 · 文
【经】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夏,公会齐侯伐莱。秋,公至自伐莱。
刘辰翁 · 宋代 · 词
娇点点。困倚春光欲软。滴尽守宫难可染。
傅玄 · 晋代 · 诗
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
许棐 · 宋代 · 诗
不闻沸鼎烹夷叔,那有云台画四凶。自与心君消息了,却将甲乙问穷通。
叶颙 · 元代 · 诗
先生家世以诗鸣,久擅吟坛老将名。前辈群贤闻必喜,晚唐诸子见皆惊。云幡碧海苍龙影,风递青林紫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