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gǔ bù cān zi。
本草纲目 · 谷部 · 参子。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lóng zhǎo sù yā zhǎo bài。
释名 龙爪粟、鸭爪稗。
qì wèi gān sè wú dú。
气味 甘、涩、无毒。
zhǔ zhì bǔ zhōng yì qì,
主治 补中益气,
hòu cháng wèi。
厚肠胃。
以上为【本草纲目·谷部·参子】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犬、地羊。气味肉:咸、酸、温、无毒。狗胆:平、苦、有小毒。
释名斑猫、蝥虫、龙蚝、斑蚝。气味辛、寒、有毒。主治瘰疬不消。
释名苦楝。实名金铃子。气味苦、寒、有小毒。
释名阿虞、薰渠、哈昔尼。气味辛、平、无毒。主治疝疼痛(败精恶血,结在阴囊,并非一般的偏坠)用阿魏二两,裹在醋和荞麦面作成的饼中,火上煨熟;另用大槟榔二枚,钻孔,乳行填满,也裹在荞面中煨熟;另用硇砂末一钱,赤芍药一两,各药一起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释名黄良、将军、火参、肤如。气味(根)苦、寒、无毒。主治吐血、鼻血(心气不足)。
释名亦名黑参、玄台、重台、鹿肠、正马、逐马、馥草、野脂麻、鬼藏。气味(根)苦、微寒、无毒。主治诸毒鼠瘘(颈部淋巴结核)。
释名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气味苦、酸、暖、有毒。
主治《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或食物复发,取一合饮之,效。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宋代王怀隐等人著的《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或食物复发,取一合饮之,效。”显然,洗手足水就是洗过手足的水。
司马光 · 宋代 · 诗
黄花小垡和烟斸,野兴萧萧已相逐。同来更得兼诗句,久立看诗忘栽菊。
曹贞吉 · 清代 · 词
六月溪堂风细细。课雨占晴,略带农夫意。云脚倒垂龙掉尾。
蜃蒸作雾,地涌成珠,一水溶溶贮。炎凉谁主。大千界、只有清流可语。
郭之奇 · 明代 · 诗
闻道幽燕地,春寒雪犹花。灯前捣衣寄,要襋冷霜华。明朝辞素手,迢递向天涯。
陆文圭 · 元代 · 诗
道家者流双凤仙,迂访墙东老田叟。叟读儒书五十年,一事不成今白首。道人过门何所求,期将汗漫东北游。
卢龙云 · 明代 · 诗
何处门庭道气赊,修真曾羡许君家。鸡鸣并戒神逾王,鹤算齐占鬓有华。五月桃疑千岁实,三江云似十洲霞。
黄省曾 · 明代 · 诗
蓬莱牟子国,释者有高秀。早入不二门,禅枝荫海岫。常怀古金人,思与灵境遘。
洪亮吉 · 清代 · 诗
咄尔蓑,嗟尔笠。曷不远昵,我马欲逸。咄尔骑,嗟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