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zǐ wǎn。
本草纲目 · 草部 · 紫菀。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yì míng qīng wǎn zǐ qiàn fǎn hún cǎo yè qiān niú。
释名 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牵牛。
qì wèi gēn kǔ wēn wú dú。
气味(根)苦、温、无毒。
zhǔ zhì fèi shāng ké sòu。
主治 肺伤咳嗽。
yòng zǐ wǎn huā wǔ qián,
用紫菀花五钱,
jiā shuǐ yī wǎn,
加水一碗,
jiān zhì qī chéng,
煎至七成,
wēn fú。
温服。
yì tiān fú sān cì。
一天服三次。
jiǔ hāi bù yù,
久咳不愈,
yòng zǐ wǎn kuǎn dōng huā gè yī liǎng,
用紫菀、款冬花各一两,
bǎi bù bàn liǎng,
百部半两,
dǎo shāi wèi mò。
捣、筛为末。
měi fú sān qián,
每服三钱,
yǐ jiāng sān piàn wū méi yí gè,
以姜三片、乌梅一个,
jiān tāng diào xià。
煎汤调下。
yì tiān fú liǎng cì。
一天服两次。
tù xiě ké sòu。
吐血咳嗽。
yòng zǐ yuàn wǔ wèi zǐ chǎo guò,
用紫苑、五味子炒过,
gòng yán wèi mò,
共研为末,
jiā mì zuò chéng wán zǐ,
加蜜做成丸子,
rú qiàn zi dà。
如芡子大。
měi cì hán huà yī wán。
每次含化一丸。
chǎn hòu xià xuè。
产后下血。
yòng zǐ wǎn mò wǔ cuō,
用紫菀末五撮,
shuǐ chōng fú。
水冲服。
chán hóu fēng bì。
缠喉风痹。
yòng zǐ wǎn gēn yī tiáo,
用紫菀根一条,
xǐ jìng,
洗净,
fàng rù hóu bù,
放入喉部,
yǒu xián chū,
有涎出,
bìng jí jiàn yù。
病即渐愈。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紫菀】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佛书称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色黄白作饼,甚甘肥,是也。酪面上,其色如油者为醍醐。
释名快果、果宗、玉乳、蜜父。气味(实)甘、微酸、寒、无毒。主治消渴。
释名都淋藤、独行根、土青木香、去南根、三百两银药。气味(实)苦、寒、无毒。主治水肿喘急。
释名异翘、旱莲子、兰华、三廉,根名连轺、竹根。气味(茎、叶)苦、平、无毒。(翘根)甘、寒、平、有小毒。
释名亦名石蓝、嗽药。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久嗽咳血。
气味甘,寒,微毒。主治汤火灼疮,研贴之。
释名八担杏、忽鹿麻。气味甘、平、温、无毒。主治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
释名飞驳鸟、喜鹊、干鹊。气味(雄鹊肉)甘、寒、无毒。主治石淋、消渴、四肢烦热、大小肠涩。
李白 · 唐代 · 诗
闺里佳人年十馀,颦蛾对影恨离居。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玉手开缄长叹息,征夫犹戍交河北。
王安石 · 宋代 · 诗
拔地万重清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邵雍 · 宋代 · 诗
民于万物已称珍,圣向民中更出群。介石不疑何尽日,知几何患未如神。若无刚果难成善,既有精明又贵纯。
屈大均 · 明代 · 诗
无多花蕊在篱东,不食愁将苦薏同。朵朵霜乾犹抱蒂,枝枝露湿已当丛。秋来栗里多佳日,岁晏陶公有素风。
西上牂牁尽翠屏,峰回不见峡门青。初飞员屋多蛮雪,新聚牵牛有客星。白鹭暖交横浦口,嘉鱼寒出大湘亭。
何景明 · 明代 · 诗
岳州地多古松树,千株万株植官路。故老犹能记岁年,行人不解知朝暮。临江西来烟雾起,夹谷连山一百里。
文廷式 · 清代 · 词
懒寻天上巧,夜阑愁对,碧窗秋悄。细数更筹,重忆旧时怀抱。多少人间别恨,浑不解、金风来早。
严嵩 · 明代 · 诗
星汉昭回夜景澄,灵风不动燎烟凝。遥望衮衣亲奠献,泰坛高处几回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