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fó jiǎ cǎo。
本草纲目 · 草部 · 佛甲草。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qì wèi gān,
气味 甘,
hán,
寒,
wēi dú。
微毒。
zhǔ zhì tāng huǒ zhuó chuāng,
主治 汤火灼疮,
yán tiē zhī。
研贴之。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佛甲草】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来禽、文林郎果。气味酸、甘、温、无毒。主治水痢不止。
气味甘、辛、温、无毒。主治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腹胁膨胀,消化不良,食减贪睡)。用神曲六两、麦蘖(炒)三两、干姜(炮)四两、乌梅肉(焙)四两,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释名茅搜、茹芦、地血、染绯草、血见悉、风车草、过山龙、牛蔓。气味(根)苦、寒、无毒。主治吐血。
释名玉金,姜黄、毛姜黄。气味(根)辛、苦、寒、无毒。主治颠狂症。
释名取霜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气味甘、寒、无毒。主治饮冬霜可解酒热,凡酒后面热耳赤者,饮之立消。
气味(楠材)辛、微温、无毒。主治足部水肿。削楠木、桐木煮水泡脚,并饮此水少许。
气味(樟材)辛、温、无毒。主治干霍乱,吐不出。用樟木悄煎成浓汁服,即可引吐。
释名映日果、优昙钵、阿驵。气味(实)甘、平、无毒。主治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
陆游 · 宋代 · 诗
白米乾薪好井泉,甘餐美睡若登仙。从来不惯尝盐酪,席下何须有一钱。
欧阳修 · 宋代 · 诗
结绶当年仕两京,自怜年少体犹轻。伊川洛浦寻芳遍,魏紫姚黄照眼明。客思病来生白发,山城春至少红英。
朱熹 · 宋代 · 诗
涧水流千仞,岩姿起万般。扶藜虽有兴,驻屐谅难安。好客能同趣,群峰肯纵观。
司马光 · 宋代 · 诗
君家得莲种,远自浙江湄。明烛然深碗,浓朱画细丝。盛开尤菡萏,到落不离披。
李纲 · 宋代 · 诗
星宫之君醉琼浆,矫如群帝骖龙翔。龙池十日飞霹雳,齐言此夕乐未央。玄圃沧州莽空阔,羽人稀少不在傍。
张羽 · 明代 · 诗
岩云余轻素,红叶当风堕。林亭江色多,谁能来此坐。
徐玑 · 宋代 · 诗
古郡依蛮楚,身来作冷官。老怜兄弟远,贫喜妇儿安。分菊乘春雨,移梅待岁寒。
李梦阳 · 明代 · 诗
陶子三泖英,妙小富篇翰。至响本无声,隐璞畴能辨。运甓不云若,漉酒聊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