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唐韵》作湔胡。
气味
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
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李明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
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qián hú。
本草纲目 · 草部 · 前胡。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táng yùn zuò jiān hú。
释名 《唐韵》作湔胡。
qì wèi kǔ wēi hán wú dú。
气味 苦、微寒、无毒。
lǐ shí zhēn rèn wéi qián hú wèi gān xīn,
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
qì wēi píng。
气微平。
zhǔ zhì fèi rè tán rè fēng tou tòng fǎn wèi ǒu nì xiǎo ér gān qì děng zhèng。
主治 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lǐ míng zhēn zhǐ chū qián hú,
李明珍指出:前胡,
qí gōng cháng yú xià qì,
“其功长于下气,
gù néng zhì tán rè chuǎn sòu pǐ gé ǒu nì zhū jí。
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
qì xià zé huǒ jiàng,
气下则火降,
tán yì jiàng yǐ。
痰亦降矣。
suǒ yǐ yǒu tuī chén zhì xīn zhī jī,
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
wèi tán qì yào yào。
为痰气要药。
。
”。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前胡】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若榴、丹若、金罂。
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
酸石榴:酸温、涩、无毒。
甘、酸、寒、无毒。
鼻血不止。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
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
(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根)苦、涩、冷、无毒。
绿葡萄、五爪金、五爪龙、山葡萄、玉葡萄、大接骨丹、赤葛、赤木通
酸涩、有微毒。
痈肿、狗咬。用见肿消捣烂敷贴。
集解
石芝者,石象芝也。石桂芝生石穴中,有枝条似桂树,而实石也。高尺许,光明而味辛。
亦名百沸汤、麻沸汤、太和汤。
甘、平、无毒。
霍乱转筋(以器装汤熨烫患部,又把足底汤热,汤冷须换热),冻疮,痈肿,火眼赤乱,蝎虿咬伤等。
芫青、青虹。
辛、寒、有毒。
宣拔瘰疬,治疝积疼痛,余功同斑蝥。
野鸭、野鹜、施、沉凫。
(肉)甘、凉、无毒。
补中益气,平胃消食。
杜甫 · 唐代 · 诗
挂帆早发刘郎浦,疾风飒飒昏亭午。
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
十日北风风未回,客行岁晚晚相催。
沈周 · 明代 · 诗
苍毛卢面走䞭䞭,破练秋风裹冻鹑。
今日泥涂眼前事,少年歌舞梦中人。
口餐未卜墦无祭,户税犹存柘已薪。
赵孟頫 · 元代 · 诗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刘攽 · 宋代 · 诗
慕道逍遥游,不作枯槁语。二年客都城,卒岁厌贫窭。
乃知北门诗,圣人亦有取。
陈克 · 宋代 · 词
香雾空蒙堕彩蟾。倾城催映出重帘。□□银烛夜厌厌。
释函是 · 明代 · 诗
高峰月正白,一半是溪云。空满川光合,烟沉石溜分。寒灰香后散,归鸟声先闻。
袁宗道 · 明代 · 诗
魑魑工射影,宇宙亦雠才。斗气三江散,风悲万壑哀。宁能甘蠖屈,那肯受鸥猜。
姚燮 · 清代 · 词
春潮落,晚山低。高楼外,几船归。迢迢渔唱出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