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shuǐ bù shān yán quán shuǐ。
本草纲目 · 水部 · 山岩泉水。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cǐ shān yán tǔ shí jiān suǒ chū quán,
释名 此山岩土石间所出泉,
liú wèi xī jiàn zhě yě。
流为溪涧者也。
qì wèi gān píng wú dú。
气味 甘、平、无毒。
zhǔ zhì huò luàn fán mèn,
主治 霍乱烦闷,
ǒu tù fù kōng,
呕吐腹空,
zhuàn jīn kǒng rù fù,
转筋恐入腹,
yí duō fú zhī。
宜多服之。
以上为【本草纲目·水部·山岩泉水】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鸦臼(通称乌桕)。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小便不通。
释名大蒜、茆蒜、荤菜。今人谓葫为大蒜,蒜为小蒜,以其气类相似也。气味(根)辛、温、有毒。
释名玉高粱。气味(米)甘、平、无毒。主治(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
释名异翘、旱莲子、兰华、三廉,根名连轺、竹根。气味(茎、叶)苦、平、无毒。(翘根)甘、寒、平、有小毒。
释名宝鼎香。气味(根)辛、苦、大寒、无毒(一说性热)。主治心痛难忍。
释名亦名仙茆。生古松下,根色如荠,味似人参。气味(根)甘、温、无毒。
附方《本草拾遗》曰:好魇多梦,烧人灰,置枕中、履中,自止。《集玄方》曰:脚底多汗,烧人场上土,铺于鞋底内蹉之。灰亦可。
释名亦称铁花。出煅铁炉中,细如尘,以色紫质轻者为佳。气味平、微湿。
朱熹 · 宋代 · 诗
提胡芦,沽美酒,春风浩荡吹花柳。不用沙头双玉瓶,鸟歌蝶舞为君寿。只今□醉是君恩,昨日之愁愁杀人。
杨慎 · 明代 · 诗
古干盘龙鹤膝丫,眠江似泛斗牛槎。风酸寒凛香仍馥,雪虐霜凌蕊自花。冷面不为灵琐艳,铁心宁受广平夸。
苏辙 · 宋代 · 诗
日月中人照与芬,心虚虑尽气则薰。彤霞点空来群群,精诚上彻天无云。寸田幽阙暖不焚,眇视中外绛锦纹。
刘基 · 明代 · 诗
上人好山居,入山惟恐浅。纡馀涉渊沄,结搆依㟞嵃。冈峦外挺拔,水木终隐显。
高启 · 明代 · 诗
楚客佩吴鸿,临边最有功。读书围壁里,赌酒射堂中。旆出莎城雨,笳吹柳浦风。
周紫芝 · 宋代 · 诗
雨涨平池绿似淮,半扉春水眼慵开。无钱得买扁舟去,莫道旧来今不来。
周密 · 宋代 · 诗
过了梅花第一风,东皋南陌渐融融。柔桑弱柳俱青眼,看见春归阿堵中。
成鹫 · 明代 · 诗
龙尾招呼龙爪闻,下山十里又逢君。何年突出拿空手,攫取丹霞一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