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地踏菇。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明目益气,补肾。
běn cǎo gāng mù cài bù dì ěr。
本草纲目 · 菜部 · 地耳。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dì tà gū。
释名 地踏菇。
qì wèi gān píng wú dú。
气味 甘、平、无毒。
zhǔ zhì míng mù yì qì,
主治 明目益气,
bǔ shèn。
补肾。
以上为【本草纲目·菜部·地耳】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贞女、冬青、蜡树。
(实)苦、平、无毒。
补肾滋阴。
辛、平、无毒。
蛇咬伤。用半边莲捣烂,取汁饮下。
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
(苗、叶、茎、根)苦、寒、无毒。(子)酸、平、无毒。
紫丹、紫夭、此戾、藐、地血、鸦衔草。
(根)苦、寒、无毒。
婴童疹痘(将出未出、色赤便闭者可用本方,如痘已出而红活、大便利者则忌用)。
亦名干归、山蕲、白蕲、文无。
(根)苦、温、无毒。
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名玄石、处石、铁石、吸针石。
辛、寒、无毒。
耳聋。
亦名“獐耳细辛”。
(根)苦、平、有毒(入口使人吐血)。
各种恶疮、疥痂、瘘蚀、皮肤虫痒等。
八担杏、忽鹿麻。
甘、平、温、无毒。
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
黄庭坚 · 宋代 · 诗
渡江羁宦襄江北,红尘染尽春衫色。
春畬辍耕草苒苒,瘦妻病馀废组织。
官仓得粟何常饱,清夜饥肠吟唧唧。
周邦彦 · 宋代 · 词
淡云笼月松溪路。长记分携处。梦魂连夜绕松溪。
杨万里 · 宋代 · 诗
诗人满腹著清愁,吐作千诗未肯休。
写遍壁间无去处,却将红叶强题秋。
苏辙 · 宋代 · 诗
东南皆民居,屋败如龉齿。
一完诚未能,缀葺聊且尔。
内修晨夜虞,外结比邻喜。
王建 · 唐代 · 诗
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
明朝独上铜台路,容见花开少许时。
宋祁 · 宋代 · 诗
开秋七夕到佳辰,里俗争夸节物新。
乌鹊桥头已凉夜,黄姑渚畔暂归人。
裴回月御斜光敛,宛转蛛丝巧意真。
刘眘虚 · 唐代 · 诗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李群玉 · 唐代 · 诗
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愁穷重于山,终年压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