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běn cǎo gāng mù cài bù dì ěr。
本草纲目 · 菜部 · 地耳。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dì tà gū。
释名 地踏菇。
qì wèi gān píng wú dú。
气味 甘、平、无毒。
zhǔ zhì míng mù yì qì,
主治 明目益气,
bǔ shèn。
补肾。
以上为本草纲目·菜部·地耳的拼音版。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伽耶气味甘、寒、无毒。主治小便不通。用象牙生煎服下。
释名九孔螺。壳名千里光。气味(壳)咸、平、无毒。
释名寄屑、寓木、宛童、鸢。气味苦、平、无毒。主治膈气。
释名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气味(根)微温。主治小便淋。
释名雀头香、草附子、水香棱、水巴戟、水莎、侯莎、莎结,夫须、续根草、地毛。气味(根)甘、微寒、无毒。主治未老先衰。
释名连及草、甘根、白给。气味(根)苦、平、无毒。主治鼻血不止。
释名针石。主治刺百病痈肿。集解《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亦从东方来。
释名阿井在今兖州阳谷县,即古东阿县也。气味甘咸、平、无毒。主治逐痰下降(即治逆痰),下胸胃淤浊,止吐。
李白 · 唐代 · 诗
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王守仁 · 明代 · 文
问:“《易》,朱子主卜筮,程《传》主理,何如?”先生曰:“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为后世将卜筮专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艺。不知今之师友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皆是卜筮。
顾太清 · 清代 · 词
深胭脂。浅胭脂。细蕊繁英压满枝。
屈大均 · 明代 · 诗
莺声已比去年长,花气犹含昨夜香。忽把瑶琴弹雒女,尽惊罗袜湿春阳。三城且莫喧歌管,四座都迟命羽觞。
种荷愁水满,水满出荷迟。移向玉缸里,兼之红藕枝。叶防公子摘,花待美人持。
刘攽 · 宋代 · 诗
漾漾溪流碧照天,荇丝荷叶小如钱。容易白鱼时挂网,插生幽鹭肯回船。
张萱 · 明代 · 诗
不见茅君久,停舟拟暂过。风尘双鬓改,踪迹十年疏。山色饶丛桂,江烟吹薜萝。
陈子升 · 明代 · 诗
六月三江水,扁舟独客思。何劳远天色,不共小窗时。一枕清波听,谁家玉笛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