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běn cǎo gāng mù gǔ bù cán dòu。
本草纲目 · 谷部 · 蚕豆。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hú dòu。
释名 胡豆。
qì wèi gān wēi xīn píng wú dú。
气味 甘、微辛、平、无毒。
zhǔ zhì kuài wèi,
主治 快胃,
hé zàng fǔ。
和脏腑。
以上为本草纲目·谷部·蚕豆的拼音版。
李时珍 · 明代 · 文
气味苦、咸、平、无毒。主治水肿满。有海蛤、杏仁、汉防己、枣肉各二两、葶苈六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气味(蚌粉,亦称蛤粉)咸、寒、无毒。主治痰饮咳嗽。用蛤粉在新瓦上炒红,加青黛少许,每服二钱,淡齑水(滴入麻油数点)调服。
释名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气味(苗、叶、茎、根)苦、寒、无毒。(子)酸、平、无毒。
释名亦名龙沙、卑相、卑盐。气味(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释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气味(花)咸、温、有小毒。主治中风壅滞。
释名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
释名锦荔枝、癞葡萄。气味(瓜)苦、寒、无毒。(子)苦、甘、无毒。
释名独摇。气味(木皮)苦、寒、无毒。主治煎汤日饮,止孕痢;煎醋含漱,止牙前;煎浆水加盐含漱,治口疮,煎水酿酒,消瘿气。
陆游 · 宋代 · 诗
晨兴秋色已凄凄,咿喔犹闻隔浦鸡。说与应门谢来客,要乘微雨理蔬畦。
陈子昂 · 唐代 · 诗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晁补之 · 宋代 · 词
娉娉闻道似轻盈。好佳名。也堪称。
皇甫冉 · 唐代 · 诗
使臣怀饯席,亚尹有前溪。客是仙舟里,途从御苑西。泉声喧暗竹,草色引长堤。
蔡襄 · 宋代 · 诗
吾友多称君,思见寒附火。气温玉开籍,才敏镞加笴。尝于师鲁书,言词屡及我。
李雯 · 清代 · 诗
不觉风亭暮,相从为胜游。楼分秦望月,溪引若耶流。霜甲披松子,兰根到石头。
杜安世 · 宋代 · 词
露落风高桐叶坠。小庭院、秋凉佳气。兰堂聚饮华筵启。
吴绮 · 清代 · 词
一自语溪同跨凤,人间多少崎嵚。不关红粉是知音。典衣春贳酒,烧烛夜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