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太夫人因无咎生日设酒宴留我饮酒,夜深才归,于是写下这首小诗向她祝寿。
寿宴上的美酒余沥洒到了宾客的冠饰上,我要与郎君(指无咎)彻夜长谈。
斗胆请问阿婆(指太夫人),既然已开启后阁款待宾客,是否也愿放任井中车辖(象征约束之物)随水浮沉、不再拘束?
以上为【太夫人以无咎生日置酒留余,夜归,书小诗贺上】的翻译。
注释
1. 太夫人:指黄无咎之母,宋代士人家中常尊称长辈女性为“太夫人”。
2. 无咎:黄无咎,苏轼友人,生平事迹不详,或为黄庭坚族人。
3. 寿樽:祝寿的酒杯。樽,酒器。
4. 馀沥:剩余的酒滴。
5. 朋簪:语出《易·豫卦》“朋盍簪”,意为朋友相聚。簪,原指固定发冠的簪子,此处借指聚会。
6. 郎君:对年轻男子的称呼,此处指黄无咎。
7. 阿婆:对老年妇女的亲切称呼,此处指太夫人。
8. 开后阁:打开内室或后院的楼阁,意为破格款待宾客,显示热情与尊重。
9. 井中车辖:古代井上辘轳的销钉,比喻约束或规矩。车辖,原为车轴两端的插销,此处借指控制之物。
10. 任浮沉:听其自然,不加干预,象征放达自在的生活态度。
以上为【太夫人以无咎生日置酒留余,夜归,书小诗贺上】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在友人黄无咎生日宴后所作的即兴贺诗,表面写寿宴欢愉,实则借酒兴抒怀,语带双关,含蓄风趣。诗中“井中车辖任浮沉”一句尤为巧妙,既可解为宴饮至深夜、不拘礼节的放达之态,亦暗含对人生束缚与自由的哲思。全诗语言简练,用典自然,体现了苏轼一贯的旷达与机智。
以上为【太夫人以无咎生日置酒留余,夜归,书小诗贺上】的评析。
赏析
此诗虽短,却层次丰富。首句“寿樽馀沥到朋簪”以细节描写寿宴之盛,酒香四溢、宾主尽欢的场面跃然纸上。“要与郎君语夜深”点出诗人与主人情谊深厚,愿秉烛夜谈,情感真挚。后两句转为调侃与哲思,“敢问阿婆开后阁”看似恭维太夫人热情好客,实则引出下句的妙语——“井中车辖任浮沉”。此句双关意味极浓:一方面,井中车辖若浮于水面,则辘轳失灵,暗喻宴饮狂欢、礼法松弛;另一方面,亦可理解为对世俗束缚的超脱,呼应苏轼一贯主张的“适意”人生观。全诗语言轻松诙谐,却蕴含深意,展现了苏轼在日常琐事中提炼哲理的高超艺术。
以上为【太夫人以无咎生日置酒留余,夜归,书小诗贺上】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卷二十三注:“此诗作于元祐年间,或在汴京时。‘井中车辖’用《汉书·陈遵传》‘取客车辖投井中’事,谓留客尽欢,不令早归。”
2. 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语涉滑稽而意存规讽,非老于世故者不能道。”
3. 近人陈迩冬《苏轼诗选》:“以家常语入诗,而寓意深远。‘任浮沉’三字,大有物我两忘之致。”
4. 王水照《苏轼选集》:“此诗用典不露痕迹,将历史典故化为生活场景,体现苏诗‘以俗为雅’的特点。”
以上为【太夫人以无咎生日置酒留余,夜归,书小诗贺上】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