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赏忠厚之至论

更新于2025年11月22日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谨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

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天下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

”尧曰:“不可。

鲧方命圮族。

”既而曰:“试之。

”何尧之不听皋陶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呜呼!

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

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

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

制其喜怒,而不失乎仁而已矣。

《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翻译

展开更多
云对雨古诗网

注释

展开更多

评析

展开更多

赏析

展开更多

辑评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云对雨古诗网
我来完善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苏轼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