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太阳升起,冰块融化,水流激起如花般的波纹;野外的梅花与官道旁的柳树渐渐呈现出倾斜的姿态。
我正想前往西郊与友人共饮,如同当年杜甫想去黄四娘家饮酒那般,寻访诗友,共享雅趣。
以上为【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进行唱和的一种作诗方式。
2. 杨公济:即杨蟠,字公济,北宋诗人,与苏轼有诗文往来。
3. 冰凘(bīng sī):解冻时流动的冰片。
4. 水花:水流激荡起的浪花。
5. 攲斜(qī xié):倾斜,歪斜。此处形容柳枝初展、姿态柔弱。
6. 西郊:泛指城西郊外,常为文人游赏之地。
7. 诗人饮:指与文人朋友饮酒赋诗。
8. 黄四娘:唐代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六》中有“黄四娘家花满蹊”句,此处借指赏花饮酒之所。
9. 子美:杜甫字子美,此处以杜甫代指文人雅集之地或情境。
10. 官柳:官道旁种植的柳树,古时常植于驿道两侧。
以上为【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中的一首,属唱和之作。诗中描绘早春景象,以“日出冰凘散水花”点明冬去春来的自然更替,野梅初放、柳枝渐斜,一派生机萌动之景。后两句转写人事,借用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中“黄四娘家花满蹊”的典故,表达诗人向往与友人共饮赏梅的闲适情怀。全诗语言清丽,意境恬淡,体现了苏轼在贬谪生活中依然保持的豁达心境与对自然、友情的珍视。
以上为【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前两句写景,笔触细腻而富有动感。“日出冰凘散水花”一句,以“日出”为时间起点,展现冰雪消融、春水初生的景象,“散水花”三字生动传神,仿佛可见冰裂水流、溅起涟漪的画面。接着“野梅官柳渐攲斜”,由远及近,转入植物情态描写,野梅初绽,柳条柔嫩低垂,一个“渐”字写出春意悄然蔓延的过程,极具节奏感。后两句由景入情,借用杜甫诗句中的典故,将现实中的友人之约与历史诗意相融合,既显文人雅趣,又暗含对高洁友谊的向往。整体风格清新自然,寓情于景,展现了苏轼善于从日常景物中提炼诗意的艺术功力。
以上为【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此诗清婉可诵,次韵之作而无拘束之态,足见东坡才力之雄。”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引冯舒语:“‘冰凘散水花’五字,写春初之景如画,非亲历者不能道。”
3. 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用杜诗‘黄四娘’事,不着痕迹,浑若己出,此东坡所以妙也。”
4. 清代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前写景,后言情,情景交融,而语极洒落,次韵诗能如此,可谓超然畦径之外矣。”
5. 《历代诗话》中引《竹坡诗话》:“东坡和韵诗多胜原唱,此虽小篇,亦见风致。”
以上为【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