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当年曾在此地泛舟饮酒,太守以山水娱宾,得享虎丘与小山之乐。如今白发苍苍重游故地,昔日友人皆已不在,只剩下幽静的小山上丛生的桂树,默默见证着往昔。
以上为【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作诗唱和。
2. 王忠玉:宋代文人,生平不详,曾作《游虎丘绝句三首》,苏轼以此诗和之。
3. 虎丘:位于今江苏苏州,为著名风景名胜,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于此。
4. 大白:大酒杯,此处代指豪饮。
5. 此相浮:指当年在虎丘附近泛舟饮酒的情景。
6. 老守:苏轼自指。他曾任地方官(如杭州知州),故称“守”;晚年作此诗,故称“老”。
7. 娱宾得二丘:指当年作为地方官,以山水之乐款待宾客,享有虎丘与小山之胜。
8. 白发重来:年老后再次来到此地。
9. 故人尽:旧日的朋友都已离世或散去。
10. 丛桂小山幽:化用《楚辞·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暗含隐逸之思与怀人之情。
以上为【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王忠玉游虎丘所作组诗之一,抒发了诗人重游旧地、怀人伤逝的深沉感慨。通过今昔对比,凸显人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晚年诗歌中常见的超然与悲凉交织的风格。诗中“空馀丛桂小山幽”一句,以景结情,余韵悠长,极具艺术感染力。
以上为【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虽为和作,却自成意境。首句“当年大白此相浮”以回忆开篇,画面感极强,展现了诗人早年豪放不羁的风采。次句“老守娱宾得二丘”承接自然,点明身份与情境,既有自嘲,亦有自得。第三句“白发重来故人尽”陡转直下,由乐入悲,强烈的今昔对比令人唏嘘。末句“空馀丛桂小山幽”以景收束,不言情而情自现,桂树幽香缭绕于空山,恰似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孤独心境的写照。全诗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语言质朴而意蕴深厚,是苏轼晚年七绝佳作之一。
以上为【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的赏析。
辑评
1. 《纪评苏诗》卷二十:“语极平淡,而感慨弥深,次韵诗能如此,方为合作。”
2. 《宋诗钞·东坡集》:“‘空馀丛桂小山幽’,一句写尽寂寞,不独怀人,兼寓身世之感。”
3.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老境苍凉,触景生悲,次韵而能脱化,东坡所以不可及也。”
4. 《历代诗话》引《竹坡诗话》:“东坡和人诗,多出其上,此篇尤以情胜,非徒工于词藻者可比。”
以上为【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