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想人生七十古来稀少,百年光阴,先扣除三十载。
七十年间,十年是懵懂顽童,十年是老迈衰残。
五十年再平分昼夜,刚分得二十五载白日。
风雨交相催迫,日月飞速流转。
仔细思量沉吟,都不如及时行乐划算。
以上为【双调 · 蟾宫曲】的翻译。
注释
「想人生七十犹稀」句:这是化用杜少陵《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句意。
「先过了三十」句:言百岁光阴,活到七十的尚且很少。那不是一百岁,先去了三十么?过了,去了,除了。
尪羸(wāng léi):瘦弱,疲惫。
兔走乌飞:古代神州传说中,言月中有兔,日中有三足乌,故以「兔走乌飞」喩日月的运行。
双调·蟾宫曲:北曲常用曲牌,又名折桂令
七十犹稀:化用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
尪羸:瘦弱佝偻状,指老年衰态
除分昼黑:扣除黑夜,古谓"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兔走乌飞:玉兔金乌代指日月,司空图《杂言》"乌飞兔走"
以上为【双调 · 蟾宫曲】的注释。
评析
此曲以精算笔法解构生命,展现元人特有的生命意识。开篇化用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确立计算基准,通过"先过三十-童稚十载-衰迈十载-昼夜对分"的四重折减,将百年虚数压缩为二十五年实日。"风雨相催,兔走乌飞"以自然意象强化时间流逝的不可抗力,最终在"快活便宜"的市井智慧中,完成对传统功名价值的消解,体现元代散曲"以俗为雅"的审美转向。
以上为【双调 · 蟾宫曲】的评析。
赏析
这首散曲的艺术创新体现在三个维度:计算美学上,用"百岁-七十-五十-二十五"的数学递推构建生命账簿,开创文学表达新范式;时间哲学上,将抽象的人生感慨具象为可量化的时间单元,使"逝者如斯"的传统喟叹获得现代性表达;价值取向上,"快活便宜"的市井语言颠覆了"立德立功"的士人理想,反映元代科举中断后文人价值体系的重构。卢挚作为汉族文官,在曲中展现的生存智慧,实为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韬光养晦之策。
以上为【双调 · 蟾宫曲】的赏析。
辑评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卢疏斋之词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蟾宫曲》'都不如快活便宜'句,真得曲家三昧。"
近代·任讷《散曲概论》:"卢挚此曲算计人生时日,可谓精细入微,较之唐寅《一世歌》更为警策。"
当代·赵义山《元散曲通论》:"《蟾宫曲》以数学思维解构生命,在诙谐中见沉痛,实开乔吉‘求田问舍’曲风之先声。"
以上为【双调 · 蟾宫曲】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