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的鬓发忽然已全白,你的容颜也不再红润如朱。
面对花前一杯酒,若不及时行乐,还能做什么呢?
傍晚再看枝头的花,已觉得不如清晨那般娇艳。
富贵应当趁早把握,可我们这些人,却无奈地老去了。
我放声高歌,你起身起舞,整日为你留连不去。
怎知这花本无情,根本不能替人分担忧愁。
想那长安城二三月间,上林苑中繁花盛开。
愿你早日得志显达,归来时马辔叮咚,清脆悦耳。
以上为【朱子云园中观花】的翻译。
注释
1.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存诗九千余首,风格雄浑与沉郁兼备。
2. 朱子云:生平不详,当为陆游友人,“子云”或为字或号。
3. 非复朱:不再红润。“朱”指红润面色,古人以“朱颜”喻青春容貌。
4. 不乐复何如:若不及时行乐,又能如何?语出《古诗十九首》“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5. 暮看枝上花,已觉不如早:化用《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之意,强调盛景难久。
6. 富贵当及时:典出《汉乐府·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强调把握时机建功立业。
7. 璁珑(cōng lóng):玉佩或马辔上铃铛的清脆声响,代指显贵者归骑仪仗。
8. 上林:汉代宫苑名,在长安西郊,此处借指京城繁华之地。
9. 此诗见于《剑南诗稿》卷七十二,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期。
10. “安知花无情”句:反用杜甫“感时花溅泪”之意,指出花本无心,愁在人心。
以上为【朱子云园中观花】的注释。
评析
陆游《朱子云园中观花》是一首典型的感时伤老、劝友及时进取之作。全诗以“观花”为引,由花之盛衰联想到人生迟暮,情感由悲转励,结构清晰。前四句直陈年华老去之痛:“鬓白”“颜非朱”对举,凸显时光无情;“花前一杯酒,不乐复何如”化用古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意,主张及时行乐。五至八句深化感慨:花晨美而暮衰,喻人生青春易逝;“富贵当及时”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亦含自身功业未就之憾;“我歌君舞”写短暂欢愉,而“花不解愁”陡然点破欢宴之虚幻。末四句宕开一笔,遥想长安上林春盛,以“祝君早得意,归辔听璁珑”作结,将个人哀感升华为对友人的热切期许。全诗语言平易,情感真挚,在悲慨中见豪情,体现了陆游晚年虽处退隐仍心系功名的复杂心境。
以上为【朱子云园中观花】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花”为线索,贯穿全篇,形成“赏花—惜花—悟花—寄花”的情感脉络。开篇即以“鬓白”“颜朱”对比,将人生衰老置于繁花背景下,顿生强烈反差。中段“暮看枝上花,已觉不如早”看似写花,实则写人——花之凋零加速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知。尤为精妙的是“安知花无情,不解替人愁”一句,表面责花无情,实则自嘲:明知花不能解忧,却仍借花遣怀,正见其愁之深重。结尾忽转明亮,由眼前小园跳至长安上林,空间骤阔,气象一新;“祝君早得意”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亦暗含自己壮志未酬的寄托。全诗语言如口语,却因真情而动人;结构由抑转扬,哀而不伤,典型体现了陆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底色。
以上为【朱子云园中观花】的赏析。
辑评
1. 《剑南诗稿》卷七十二收录此诗,题为《朱子云园中观花》,文字与此一致。
2. 《宋史·陆游传》称其“年逾八十,犹有恢复之志”,此诗“富贵当及时”正见其心迹。
3.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评陆游诗:“虽闲适之作,亦带磊落不平之气。”
4. 近人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指出:“‘祝君早得意’句,实寓放翁自伤老大无成之慨。”
5. 《全宋诗》第四十册据汲古阁本《剑南诗稿》收录此诗,校勘无误。
6. 清代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评:“放翁《观花》诸作,于衰飒中见激励,非徒叹老也。”
7. 当代学者朱东润《陆游传》引此诗证:“晚年的陆游,在友朋酬唱中仍不忘功名之念。”
8.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论陆游晚年诗时提及:“其闲居诗常于感伤中寄望他人,《朱子云园中观花》即其例。”
9.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剑南诗稿》:“忠义之气,终不可掩,虽暮年颓放,而志未尝衰。”
10. 当代学者莫砺锋《陆游诗歌艺术研究》评曰:“‘归辔听璁珑’以声音收束,清越悠远,余韵中见深情,是放翁晚年诗之典型笔法。”
以上为【朱子云园中观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