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初冬时节,路上气候温暖,省下了厚重的裘衣;村庄里因年成丰收,处处鼓乐喧天。
田中刚播下麦子,又种上了荞麦,没有一寸土地荒废;桑树被压枝繁殖,果树也嫁接更新,园圃焕然一新。
以上为【初冬绝句二首】的翻译。
注释
1.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晚年长期闲居绍兴山阴农村,写下大量田园诗。
2. 道途冬暖:初冬气候反常温暖,行路者无需重裘,暗含天时之利。
3. 衣裘省:节省了皮衣,指因暖而无需厚装。
4. 鼓吹喧:民间庆典时吹打乐器,喧闹欢庆,反映丰收之喜。
5. 下麦:播种冬小麦,江南冬种春收。
6. 种荞:荞麦可秋播或初冬播,生长期短,为救荒作物,此处说明农事紧凑。
7. 无旷土:没有闲置荒废的土地,极言耕作之勤。
8. 压桑:压条繁殖桑树,将枝条压入土中生根,为传统桑树扩繁法。
9. 接果:果树嫁接技术,宋代已广泛应用,可改良品种、提早结果。
10. 新园:经压桑接果后焕然一新的果园或桑园,象征农业技术进步与生产活力。
以上为【初冬绝句二首】的注释。
评析
陆游《初冬绝句二首》(其一)以简练明快的笔触描绘南宋农村初冬的富庶与生机。
全诗无一句写情,却通过“冬暖”“年丰”“无旷土”“有新园”等细节,展现农民勤勉、土地丰饶、生活安定的图景。
诗人一反传统冬日萧瑟之调,突出“暖”与“喧”的喜悦氛围,体现其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与对太平景象的由衷欣慰。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对仗工稳,是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观物自得、与民同乐”心境的真实写照。
以上为【初冬绝句二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虽仅四句,却层次分明,意象饱满。
首句“道途冬暖衣裘省”从行旅感受切入,以“省”字见实惠;次句“村落年丰鼓吹喧”转至村庄全景,“喧”字传神,将丰收之乐具象为鼓乐之声。
后两句聚焦农事:“下麦种荞”写时间之紧凑,“无旷土”显土地之珍惜;“压桑接果”写技术之精进,“有新园”示成果之可期。
全诗对仗工整(“道途”对“村落”,“下麦”对“压桑”),却毫无雕琢痕迹,语言如口语而意蕴深厚。
尤为可贵的是,陆游身为士大夫,却能细致观察并赞美普通农民的劳动智慧,体现了其“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外“心系黎元”的另一面。
此诗无豪言壮语,却在平淡中见深情,是宋代田园诗中的清丽之作。
以上为【初冬绝句二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卷二:“放翁晚年田家诗多可观,《初冬绝句》云‘无旷土’‘有新园’,真知稼穑艰难者语。
”
2. 清·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鼓吹喧’三字写出丰年气象;‘压桑接果’,见农务不辍,非徒咏景也。
”
3.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卷四:“此诗似白描,实字字有斤两。
‘无旷土’一语,足愧今日抛荒者。
”
4. 当代·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陆游此诗反映南宋浙东农村精耕细作之貌,‘压桑接果’尤见农业技术之普及,具史料价值。
”
以上为【初冬绝句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