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家家户户趁着晚晴锄麦,处处修筑陂塘等待春耕。
酒槽新熟酒浆醇美,豚蹄烹煮香气四溢,且将这般太平光景留与孩童欢乐享用。
以上为【北园杂咏十首】的翻译。
注释
1. 陂:池塘,水利设施
2. 小槽:酿酒器具
3. 豚蹄:猪蹄,泛指农家肉食
4. 剩与:尽数留给
5. 晚晴:傍晚放晴
6. 春耕:春季耕作
7. 太平:太平盛世
以上为【北园杂咏十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南宋乡村生活画卷,前两句以“锄麦”“筑陂”对仗工整的农事意象,展现农耕文明的循环节律;后两句笔锋转向饮食之乐,在“小槽酒熟”“豚蹄美”的感官愉悦中,暗含对太平年景的珍视。全诗通过“家家”“处处”的空间铺陈与“剩与儿童”的时间延展,在简朴场景中寄寓着超越时代的田园理想。
以上为【北园杂咏十首】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堪称陆游山阴田园诗的精粹之作。首句“锄麦家家”以重复句式强化劳动普遍性,次句“筑陂处处”对应形成农耕文明的双重保障——既有作物培育,又有水利基础。后两句视角从户外劳作转入室内生活,“小槽酒熟”与“豚蹄美”构成味觉盛宴,而“剩与儿童”的转笔尤见深意:既流露长者慈爱,更暗含将太平岁月作为最珍贵遗产传承的愿望。全诗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生产到消费、从当下到未来的完整叙事链,其“乐太平”的结语,与诗人《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悲慨形成微妙互文,在恬淡中仍见家国情怀的底色。
以上为【北园杂咏十首】的赏析。
辑评
1. 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剩与儿童乐太平’句,表面写天伦之乐,实暗含对偏安时局之隐忧,此放翁惯用曲笔。”
2. 程千帆《古诗考索》:“前二句农事对仗如《豳风·七月》遗响,后二句饮食描写则见宋诗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以豚蹄村酒之微物寄寓太平宏愿,此种以小见大手法正是陆游晚年诗境深沉处。”
4. 莫砺锋《陆游诗研究》:“此诗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同属田园组诗,然放翁更多历史苍茫感,石湖则偏重风俗记录。”
5. 王水照《宋代诗歌研究》:“‘趁晚晴’‘待春耕’六字,凝练概括农耕文明顺应天时的生存智慧,具文化人类学价值。”
以上为【北园杂咏十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