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早梅开放的时节你来到江南,
我早已备好美酒在宴前,任酒痕沾满衣衫。
这份情谊却不及西邻的明上座,
他能从大庾岭的梅花中参悟禅机真谛。
以上为【谢演师送梅二首】的翻译。
注释
演师:南宋僧人,与陆游多有交往
判:甘愿、不惜,宋人习语
樽前酒满衫:化用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酒溅皂罗巾」诗意
明上座:唐代禅僧慧明,曾向六祖惠能求法
大庾岭:五岭之一,以梅花著称,《六祖坛经》载慧明于此追及惠能
参:参究禅法
以上为【谢演师送梅二首】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寻常酬答寄寓深彻禅理。前两句以“早梅时节”点明时空背景,“酒满衫”的豪放姿态展现诗人性格;后两句笔锋陡转,以“输与”二字将物质层面的饮酒赏梅提升至精神层面的禅悟,通过大庾岭梅花的佛教典故,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世俗交往到佛法参证的境界升华,体现了陆游晚年浸心禅悦的思想特质。
以上为【谢演师送梅二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巧妙运用双重对照结构:首句“早梅”的物象与末句“岭头参”的禅机形成意象对照,第二句“酒满衫”的俗世狂欢与第三句“明上座”的方外清修形成行为对照。诗人通过“输与”的自谦,暗含对禅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宗旨的向往。大庾岭既是地理坐标又是禅宗圣地,梅花既是馈赠之物又是悟道之媒,物象与禅理在尾句完美融合,展现陆游作为爱国诗人之外深研佛法的另一重精神维度。
以上为【谢演师送梅二首】的赏析。
辑评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八:“放翁‘大庾岭头参’句,以史家笔法运禅门机锋,梅事禅理打成一片。”
现代·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卷五十:“此诗作于开禧三年,时放翁八十三岁。末二句可见其晚年于禅宗浸淫之深。”
现代·莫砺锋《陆游诗中的佛教思想》:“通过物质性的梅花与精神性的禅悟对比,展现诗人对超越性价值的追求。”
以上为【谢演师送梅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