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惠泉山下的泥土湿润如膏,阳羡溪边的大米洁白如珠。我想要卖掉宝剑买牛耕田,就此终老乡间;你若前来,我定会杀鸡煮饭款待你。地处偏僻,不信达官贵人的华车能常来;民风俭朴,倒真适合我这迂腐的读书人安身。不要怪我在江南久久滞留,只因我一生谋划生计太过迂拙。
以上为【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的翻译。
注释
1. 常润道:指从常州经润州(今江苏镇江)的道路,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后调往密州,途经常州、润州。
2. 钱塘:即杭州,当时为两浙路治所。
3. 述古:陈襄,字述古,福州人,时任杭州知州,与苏轼交好。
4. 惠泉山:在今江苏无锡西郊,以惠山泉(天下第二泉)闻名。
5. 阳羡:古县名,唐代改称义兴,宋代属常州,即今江苏宜兴,苏轼曾多次到此,并有意终老于此。
6. 土如濡:土地湿润,形容土壤肥沃。濡,湿润。
7. 米胜珠:形容稻米晶莹洁白,极为珍贵。
8. 卖剑买牛:典出《汉书·循吏传》,龚遂劝民务农,令百姓“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象征弃武从农、归隐安居。
9. 杀鸡为黍:典出《论语·微子》:“杀鸡为黍而食之”,形容热情待客。
10. 高盖:高大的车盖,代指达官贵人乘坐的华车。
11. 俗俭真堪著腐儒:民风俭朴,正适合我这样的迂腐儒生安身。腐儒,自谦之词,指不通时务的读书人。
12. 苦留滞:长久滞留于江南。
13. 经营身计:筹划个人生计。
14. 一生迂:一生行事过于迂阔,不切实际。
以上为【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赴任途中经过常州、宜兴一带时所作,抒发了对杭州旧友陈襄(字述古)的思念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仕途坎坷、志业难成的感慨和归隐田园的愿望。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江南风物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诗中“卖剑买牛”“杀鸡为黍”等典故运用得当,既显闲适之趣,又暗含壮志未酬的无奈。“经营身计一生迂”一句尤为沉痛,道出了诗人一生困顿、不善趋时的自我评价,令人唏嘘。
以上为【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为组诗《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之一,集中体现了苏轼早年仕途失意中的归隐之思。首联写景起兴,以“土如濡”“米胜珠”描绘江南水土丰美,既是对阳羡风物的由衷赞美,也暗含定居此地的愿望。颔联用两个典故,一写自己欲归耕田园,一邀友人重聚,情真意切,充满生活气息。颈联转写人事,言此地偏僻难容权贵,风俗淳朴正合己志,进一步强化归隐主题。尾联直抒胸臆,以“莫怪”二字带出无限感慨,“经营身计一生迂”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深刻总结,表面自嘲,实则饱含辛酸。全诗结构紧凑,情景交融,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展现了苏轼早期诗歌中典型的士人情怀与田园理想。
以上为【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的赏析。
辑评
1. 《纪评苏诗》卷七引纪昀评:“语极平淡,自有深味。‘卖剑买牛’二句,见出处大节;‘地偏’‘俗俭’二句,见立身出处;末二句乃自伤不遇,而托之于迂,其言愈婉,其悲愈深。”
2. 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八:“此诗全以意胜,不假雕饰,而自然入妙。‘土如濡’‘米胜珠’,写尽江南膏腴;‘卖剑买牛’‘杀鸡为黍’,写出田家风味;末以‘一生迂’作结,无限牢骚,皆在言外。”
3. 宋·施元之注苏诗云:“阳羡山水奇秀,公尝有买田之志。此诗托兴深远,非徒道羁旅之感也。”
以上为【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