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
当至和、嘉祜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
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
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
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
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
呜呼,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
曾祖讳祜,祖讳杲,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
三世皆不显。
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
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
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
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岁馀,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
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
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
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
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
久之,慨然曰:“可矣!”
由是下笔顷刻千言。
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骋,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盖其禀之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故得之精。
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
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辞不至。
遂除试秘书省校书郎。
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
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方奏未报而君以疾卒,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
享年五十有八。
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
君善与人交,急人患难,死则恤养其孤,乡人多德之。
盖晚而好《易》,曰:“《易》之道深矣,汩而不明者,诸儒以附会之说乱之也,去之则圣人之旨见矣。”
作《易传》,未成而卒。
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
翻译
以上为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誌铭的翻译。
注释
以上为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誌铭的注释。
拼音版
gù bà zhōu wén ān xiàn zhǔ bù sū jūn mù zhì míng。
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
ōu yáng xiū。
欧阳修。
yǒu shǔ jūn zǐ yuē sū jūn,
有蜀君子曰苏君,
huì xún,
讳洵,
yǔ míng yǔn,
宇明允,
méi zhōu méi shān rén yě。
眉州眉山人也。
jūn zhī xíng yì,
君之行义,
xiū yú jiā,
修于家,
xìn yú xiāng lǐ,
信于乡里,
wén yú shǔ zhī rén jiǔ yǐ。
闻于蜀之人久矣。
dāng zhì hé jiā hù zhī jiān,
当至和、嘉祜之间,
yǔ qí èr zi shì zhé,
与其二子轼、辙,
xié zhì jīng shī,
偕至京师,
hàn lín xué shì ōu yáng xiū dé qí suǒ zhù shū èr shí èr piān xiàn zhū cháo。
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
shū jì chū,
书既出,
ér gōng qīng shì dài fū zhēng chuán zhī。
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
qí èr zi jǔ jìn shì,
其二子举进士,
jiē zài gāo děng,
皆在高等,
yì yǐ wén xué chēng yú shí。
亦以文学称于时。
méi shān zài xī nán shù qiān lǐ wài,
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
yī rì fù zǐ yǐn rán míng dòng jīng shī,
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
ér sū shì wén zhāng suì shàn tiān xià。
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jūn zhī wén bó biàn hóng wěi,
君之文博辩宏伟,
dú zhě sǒng rán xiǎng jiàn qí rén。
读者悚然想见其人。
jì jiàn ér wēn wēn shì bù néng yán,
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
jí jí zhī,
及即之,
yǔ jū yù jiǔ,
与居愈久,
ér yù kě ài。
而愈可爱。
jiān ér chū qí suǒ yǒu,
间而出其所有,
yù kòu ér yù wú qióng。
愈叩而愈无穷。
wū hū,
呜呼,
kě wèi chún míng dǔ shí zhī jūn zǐ yě céng zǔ huì hù,
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 曾祖讳祜,
zǔ huì gǎo,
祖讳杲,
fù huì xù,
父讳序,
zèng shàng shū zhí fāng yuán wài láng。
赠尚书职方员外郎。
sān shì jiē bù xiǎn。
三世皆不显。
zhí fāng jūn sān zǐ yuē dàn yuē huàn,
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
jiē yǐ wén xué jǔ jìn shì ér jūn shǎo dú bù xǐ xué,
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
nián yǐ zhuàng yóu bù zhī shū。
年已壮犹不知书。
zhí fāng jūn zòng ér bù wèn,
职方君纵而不问,
xiāng lǘ qīn zú jiē guài zhī。
乡闾亲族皆怪之。
huò wèn qí gù,
或问其故,
zhí fāng jūn xiào ér bù dá,
职方君笑而不答,
jūn yì zì rú yě。
君亦自如也。
nián èr shí qī,
年二十七,
shǐ dà fā fèn,
始大发愤,
xiè qí sù suǒ wǎng lái shào nián,
谢其素所往来少年,
bì hù dú shū wéi wén cí。
闭户读书为文辞。
suì yú,
岁馀,
jǔ jìn shì zài bù zhōng,
举进士再不中,
yòu jǔ mào cái yì děng bù zhōng,
又举茂才异等不中,
tuì ér tàn yuē cǐ bù zú wèi wú xué yě。
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
xī qǔ suǒ wéi wén shù bǎi piān fén zhī。
”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
yì bì hù dú shū,
益闭户读书,
jué bǐ bù wéi wén cí zhě wǔ liù nián。
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
nǎi dà jiū liù jīng bǎi jiā zhī shuō,
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yǐ kǎo zhì gǔ jīn zhì luàn chéng bài shèng xián qióng dá chū chù zhī jì。
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
dé qí jīng cuì,
得其精粹,
hán chù chōng yì,
涵畜充溢,
yì ér bù fā。
抑而不发。
jiǔ zhī,
久之,
kǎi rán yuē kě yǐ yóu shì xià bǐ qǐng kè qiān yán。
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千言。
qí zòng héng shàng xià,
其纵横上下,
chū rù chí chěng,
出入驰骋,
bì zào yú shēn wēi ér hòu zhǐ。
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gài qí bǐng zhī hòu,
盖其禀之厚,
gù fā zhī chí qí zhì yě què,
故发之迟;其志也悫,
gù dé zhī jīng。
故得之精。
zì lái jīng shī,
自来京师,
yī shí hòu shēng xué zhě jiē zūn qí xián,
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
xué qí wén yǐ wéi shī fǎ。
学其文以为师法。
yǐ qí fù zǐ jù zhī míng,
以其父子俱知名,
gù hào lǎo sū yǐ bié zhī。
故号“老苏”以别之。
chū,
初,
xiū wéi shàng qí shū,
修为上其书,
zhào shì zǐ wēi gé,
召试紫微阁,
cí bù zhì。
辞不至。
suì chú shì mì shū shěng jiào shū láng。
遂除试秘书省校书郎。
huì tài cháng xiū zuǎn jiàn lóng yǐ lái lǐ shū,
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
nǎi yǐ wéi bà zhōu wén ān xiàn zhǔ bù,
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shǐ shí qí lù,
使食其禄,
yǔ chén zhōu xiàng chéng lìng yáo pì tóng xiū lǐ shū。
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
wèi tài cháng yīn gé lǐ yī bǎi juǎn。
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shū chéng,
书成,
fāng zòu wèi bào ér jūn yǐ jí zú,
方奏未报而君以疾卒,
shí zhì píng sān nián sì yuè wù shēn yě。
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
xiǎng nián wǔ shí yǒu bā。
享年五十有八。
tiān zǐ wén ér āi zhī,
天子闻而哀之,
tè zèng guāng lù sì chéng,
特赠光禄寺丞,
chì yǒu sī jù zhōu zài qí sàng guī yú shǔ。
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
jūn shàn yú rén jiāo,
君善与人交,
jí rén huàn nàn,
急人患难,
sǐ zé xù yǎng qí gū,
死则恤养其孤,
xiāng rén duō dé zhī。
乡人多德之。
gài wǎn ér hǎo yì,
盖晚而好《易》,
yuē yì zhī dào shēn yǐ,
曰:“《易》之道深矣,
gǔ ér bù míng zhě,
汩而不明者,
zhū rú yǐ fù huì zhī shuō luàn zhī yě,
诸儒以附会之说乱之也,
qù zhī zé shèng rén zhī zhǐ jiàn yǐ。
去之则圣人之旨见矣。
zuò yì zhuàn,
”作《易传》,
wèi chéng ér zú。
未成而卒。
zhì píng sì nián shí yuè rén shēn,
治平四年十月壬申,
zàng yú péng shān zhī ān zhèn xiāng kě lóng lǐ。
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
以上为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誌铭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