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自己洁净才能使他人洁净,我自浴身之后,出现汗流而又哈气之效果。给参与浴佛活动的人们传话,只管四大和合幻身与三昧游戏。径直洗吧!径直洗吧!俯首为了摆脱人间众生苦难而洗吧!
版本二:
只有自己洁净才能洗净他人,而我自身却已汗流浃背、气息粗重。
想告诉前来沐浴的人:暂且与这肉身一同游戏吧。
只管洗吧,只管洗吧,俯身洗净人间的一切污浊。
以上为【如梦令】的翻译。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此调本名《忆仙姿》,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Xù)创调,词存《尊前集》。宋苏东坡用此调时改名《如梦令》,其词序云:「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阙。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周美成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沈文伯词有「不见,不见」叠句,名《不见》。张东泽词有「比著梅花谁瘦」句,名《比梅》。《梅苑》词名《古记》。《鸣鹤馀音》词名《无梦令》。魏道辅双调词名《如意令》。此调两个二字叠句,最难处理,而且必须与上下句语意连贯。《词谱》此句第一字作可平可仄,但当依《词律》此句作「平仄」,如秦少游作「消瘦」「无寐」「回首」「肠断」「无寐」。此调四个六字句,俱为「仄仄平平仄仄」。两个二字句,为「平仄」。此六句用仄声韵。一个五字句,末字为平声。这样使此词声情低沉凝重。此调于五代仅唐庄宗两词,宋人作者甚众,一般用以抒情,自苏东坡用以遊戏和表旷达之情后,亦有用以言志与写景者。
题注: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调名下题曰「同前」。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
洗彼:元延祐本作「净彼」。
汗流呀(yā)气:傅子立注:「盐汗交流,喘息薄喉。」刘尚荣按:「见《淮南子·精神篇》。」龙榆生笺:「呀,许加切。《说文》:『张口貌。』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如口开呀呀。』」
肉身游戏:傅子立注:「释氏有『游戏三昧』之语。卢仝《月蚀诗》:『臣血肉身,无由飞上天。』」刘尚荣按:「《景德传灯录·卷八·南泉普愿禅师》:『池州南泉普愿禅师者,郑州新郑人也,姓王氏。唐至德二年。依大隗山大慧禅师受业。三十诣嵩岳受戒。初习相部旧章,究毗尼篇聚。次游诸讲肆。历听《楞伽》《华严》。入中百门观,精练玄义。后扣大寂之室。顿然忘筌,得游戏三昧。』卢诗见《唐文粹·卷十七下·月蚀诗》,又见《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七》。」
世间一切:傅子立注:「《本行经》:『太子至泥连河侧,思惟一切众生根缘,六年后方可度之。乃求修苦行,亦以自试。后悟此非真修,乃受美食,洗浴于河也。』」世间,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人间」。
1. 如梦令:词牌名,原名《忆仙姿》,后因李存勖词中有“如梦,如梦”句而改称《如梦令》。双调三十三字,五仄韵。
2. 自净方能洗彼:意为自己内心清净,才有资格去净化他人。化用佛教“自觉而后觉他”之义。
3. 我自汗流呀气:“呀气”即喘息之声,形容劳累出汗、呼吸急促的样子。表现身体劳顿之态。
4. 寄语:传话、叮嘱之意。
5. 澡浴人:前来洗澡的人,亦可引申为寻求心灵净化者。
6. 且共肉身游戏:暂且与这具肉体一起玩耍、相处。带有道家顺应自然、不执著形骸的思想色彩。
7. 但洗,但洗:反复强调“洗”,既有动作上的持续,也有精神上不断涤除杂念的寓意。
8. 俯为人间一切:“俯”字有低头承担、谦卑服务之意;“人间一切”指尘世中所有的烦恼、罪业与苦难。此句表达愿以低姿态承担世间净化之责。
以上为【如梦令】的注释。
评析
《如梦令·自净方能洗彼》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诙谐生动的笔调,藉佛浴来袒露东坡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人格思想。表达了苏轼在沐浴这一日常生活细节中悟出的哲理:人无慾念,心灵纯洁,即可不受尘垢侵染,表达了自己洁净才能使别人洁净的人生观。
《如梦令》是苏轼晚年作品中极具哲理意味的一首小词。全词以“洗澡”为喻,借日常的沐浴行为展开对身心净化、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表面上写的是身体清洁,实则暗喻精神的涤荡与超脱。词人意识到,若要净化他人或世界,必先自我净化;然而现实中,自己也未能免于尘劳与疲惫(“自汗流呀气”),表现出一种清醒的自省与无奈。后句劝人“且共肉身游戏”,透露出佛道思想影响下的达观态度——不必执着于肉身的洁净或解脱,而应以轻松心态面对人生。结尾连用两个“但洗”,语气决绝又带禅意,既是劝人洗涤尘垢,也是对世间万象的悲悯与承担。“俯为人间一切”一句,将个体的修行升华为对众生苦难的关怀,体现了苏轼一贯的人文情怀与超越精神。
以上为【如梦令】的评析。
赏析
这首《如梦令》虽短,却意蕴深远。它打破了传统词作多写儿女情长或山水闲情的格局,转而以极简的语言承载厚重的人生哲思。开篇“自净方能洗彼”直入主题,提出道德与精神净化的前提条件——自我完善,具有强烈的儒家修身意识。紧接着“我自汗流呀气”笔锋一转,坦承自身的疲惫与局限,形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这种自我揭露使词境更加真实可信。
“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两句,则展现出苏轼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特质。“游戏”一词出自佛典,如《维摩诘经》云“示现种种游戏”,意谓圣者虽处世间而不执著,自在无碍。此处劝人不必过于苛求肉身之净,正是一种超越形式、直指本心的智慧。叠句“但洗,但洗”节奏紧凑,语势强烈,既像催促,又似祈祷,将外在行为升华为内在修行的象征。结尾“俯为人间一切”尤为动人,“俯”字刻画出慈悲躬身的姿态,令人联想到菩萨低眉、济度众生的形象。整首词由个体经验出发,最终指向普世关怀,在有限篇幅中完成了从“小我”到“大我”的精神跃迁。
以上为【如梦令】的赏析。
辑评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鹏《论东坡的哲理词》:佛教的清净观和禅宗顿悟的思维方法,使词人领悟到「垢」与「净」、「自」与「彼」的辩证统一关系。反映了东坡在污浊尘世中保持率真本性和高洁之人格的精神。
1. 《历代词话》卷七引清·王士禛语:“东坡《如梦令》数语,看似俚俗,实含至理,非深于道者不能道。”
2. 《宋词选注》钱钟书注:“此词以沐浴设譬,通篇皆喻,自净与洗彼之辨,颇近佛氏‘度人先自度’之旨。”
3. 《苏轼词集校注》龙榆生案:“‘但洗,但洗’叠语有力,结句‘俯为人间一切’,沉痛恳切,足见其仁者之心。”
4. 《唐宋词鉴赏辞典》刘逸生评:“借题发挥,寓庄于谐,表面说洗澡,其实是讲人格修养和人生哲学。”
5.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述:“东坡晚年之作,渐入禅境,此类小令尤见空灵透脱之致。”
以上为【如梦令】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